相比喜剧类型

不过,深陷票房造假风波的《叶问3》最终票房或将止于8亿元,低于快鹿集团预期

三月份刚刚离我们远去,就在满世界的各种婊晒“四月你好”的时候,作为所有电影人我认为最关心的问题其实是过去的三个月中国电影票房的走势,2016第一季度我们电影市场共产出票房145亿,同比去年的96亿增幅达50%其中,1月电影市场收获38亿,1.1亿人次观影;2月在春节档的引领下收获69亿元,1.9亿人次观影;3月完成37亿元的票房,1.1亿人次观影,按照这样的高效率,今年中国市场实现600亿突破指日可待

2016年一季度电影市场大事件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云南电影家协会会员,云南影评协会专业委员会成员,资深媒体人,影视制片人,独立影评人,么么哒传媒负责人,胖哥电影俱乐部创始人,从事电影和文化推广工影视传媒行业现状作三年间,承办组织过很多有影响力活动,参与多部影视文化作品的宣传推广

2月8日--2月13日(初一到初六)中国市场共收30.49亿票房创下春节档新高,比去年同期的17.97亿增长69%;

截止3月31日从整体情况来看票房三甲,目前《美人鱼》以33.88亿票房问鼎第一季度票房冠军,《疯狂动物城》以13.27亿拿下第一季度亚军及进口片票房冠军中国动画电影票房冠军,《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以12亿的票房居第一季度票房季军,这个充满各种可能得电影市场变得更加多元,包括《澳门风云3》目前过十亿的影片已经完成了四部,十七部影片票房过亿,以目前的效率看,年内完成15部左右十亿票房的影片看来不难

2月8日大年初一的6.47亿票房打破了单日票房纪录,原纪录是2015年7月18日(《捉妖记》《煎饼侠》上映首影视动画就业前景周末)的4.25亿元;

作者:影评人小胖哥

大ip时代愈演愈烈

根据2015年票房走势,全年主要有四大热门档期,分别是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传统的淡季旺季很明显,一月三月九月十一月,所以一些中小成本的影片一般会避开热门档期选择在这几个月上映,不过从第一季度上映的电影看,电影市场已经没有所谓的安全期可言,几乎每周都有八部左右选择在周五开画,临时调整档期的影片比比皆是,市场的成败除了发行的力度,已经完全交给市场来决定市场了,按照目前的发片速度,年底完成四百部影片的上映,几乎没有什么难度,在市场极度膨胀的当下,自然几家欢乐几家愁,想要一家独大,只能依赖作品本身和运气,第一季度受排期影响的作品很多,比如《过年好》影视传媒行业分析原本定档在农历初一,结果面对春节档三强的夹击,不得不临时调整到腊月二十三小年上映,又比如《叶问3》原本去年十一月全球同步,结果想要一家独大,档期不得不一变再变,最终选择在国家专项整治期间上映,也是百年一遇,不过传统的影视营销发行确实是影响整个中国影视产业票房成绩的重要因素,金融行业也是推动影视文化产业规范化的不可或缺的力量,随着电商进入电影发行行业,我相信未来电影发行的主流会转移到互联网化的发行上面,即通过互联网售票占到80%以上,而传统电影发行公司只起到辅助作用,作用只占20%以内这和现在的发行格局正颠倒了个,不过就现阶段电商发行还有很多值得向传统发行学习的地方

一季度的2月,全国电影票房产出68.94亿元,不仅创造影视行业会计核算单月市场新高,而且首次超越全球最大的北美电影市场的同期票房

2月23日,全国电影票房仅用了54天便已超过100亿元;

喜剧独大类型多元

2月8日-2月14日,借“春节档+情人节档”的势头,单周票房达36.53亿元,日均票房超5亿元;

目前仍然再档的《美人鱼》以33.88亿元的打破了《捉妖记》24.39亿的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纪录

2月14日,影市票房再度突破6亿,达到6.04亿,刷新情人节档新高;

2016年喜剧片依然是市场追捧的类型片,在目前上映的近三十部喜剧,票房占比是最高的,占整体票房的百分之七十,其中《美人鱼》拿下33.88亿元打破了喜剧电影《捉妖记》24.39亿的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纪录,口碑差票房好的《澳门风云3》也在春节档期创造年度最低评分和11亿的票房,所以说只要是喜剧类型电影这个市场还是在影视动画行业分析追捧,相对其他类型他更容易成功,不过我相信未来的市场如《恶棍天使》《澳门风云》这样低级的棍棒喜剧随着观众审美的不断提高,在选择上一定会越来越少相比喜剧类型, 大制作动作类型科幻类型仍然是市场主流,爱情和亲情主题影片占比越来越小,比如大制作神话动作《三打白骨精》大制作科幻《星球大战》都取得不错的成绩,以《高跟鞋先生》《消失的爱人》《过年好》为主体的爱情亲情类型虽然依然排在类型前列,不过占比却越来越小,值得一提的是战争类型《我不是王毛》用黑色喜剧的方式诠释主旋律体裁,也让市场重新定义了主旋律原本应该呈现的样子;《神战》打破原有史诗电影末路困局,取得不错的票房;不过真人秀中国特总体热点退化,唯影视广告制作有《极限挑战》在一片吐槽声中勉强过亿,前两年《爸爸去哪》的风光一去不复返了,此外一月档期内还有悬疑、惊悚、记录片、动画等类型上映,观众的选择很丰富,至于各家票房成绩的话,那就是另一番意味了

自2014年以来, 《何以笙箫默》 《盗墓笔记》 《鬼吹灯》等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电影的热映,以及各大影视公司抢购明星ip的“圈地运动” ,将“ip”以及ip电影这个概念推到了公众面前 ip的概念现在已经越炒越烈,从公开的信息来看,2016年依旧是ip大年,青春爱情题材还是很火,玄幻、冒险、特效类型的ip电影也越来越多;目前已经上映的ip项目票房都取得不错的成绩,比如《三打白骨精》《澳门风云3》《功夫熊猫3》等,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影视广告创意分析《星战7》,我们当时错误的判断了星战系列的 ip影响力,想当然的以为全球的趋势和四十多年的放映历史会影响到中国的电影市场,最终星战完成8.2亿票房而草草收场,看来市场不只是 ip的市场,我们中国的电影环境越来越理性

总体来说2016第一季度电影市场是有ip 用ip 要上,没有 ip造 ip也要上,第一季度最成功的造ip 事件莫过于最近迪士尼异常火爆的《疯狂动物城》,成为今年第一部靠口碑逆袭的造ip作品,迪士尼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娱乐传媒公司,源于其拥有全球顶级 ip这些 ip 包括早期迪士尼工作室研发出来的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等动画片主角,以及后期通过收购而获得的美国队长、钢铁侠、星球大战等英雄主角从创作动画影视后期制作起家,经历了早期核心动画 ip 的积累、主题公园的布局、电影的发行,以及收购全美最大电视网络公司 abc,收购世界最一流的电脑动画工作室皮克斯、漫画工作室漫威、特效工作室卢卡斯影业,迪士尼逐渐形成了媒体网络(电视)、影视娱乐(电影)、公园度假区(主题公园)、消费产品(衍生品)、数字娱乐(游戏)这五大业务板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 ip体系,迪士尼的核心商业模式:顶级 ip 积累 + 一流制作技术 + 全覆盖渠道变现,非常值得我们的电影人学习

每年偷票房成风,买票房肆无忌惮,不过今年国家已经开启重拳整治模式,三月伊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就出台若干规定,开启了大规模的百日整治活动,据悉专项治理工作期间,个别影片、部分影影视行业分析院在某个时间节点上出现了虚假排场及注水票房现象,对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产业构成了严重干扰,破坏了市场秩序,对此电影局保持高度关注,正在对相关情况进行严肃排查,随着整治活动的开展,《叶问3》的虚假票房事件成了这次整治期间的热点,纷纷扰扰的《叶问3》票房造假事件在一季度三月终于有了调查结论,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认定该片存在非正常时间虚假排场现象,查实场次有7600余场,涉及票房3200万元,另有5600万金额的自购票房最终下达的处理意见包括:查实的3200万元虚假票房不予认可,不计入全国电影票房统计数据;对发行方大银幕(北京)发行公司暂停新的电影发行业务1个月,责其整改;对参与此次事件的73家影院及其所属院线、相关电商等采取严重警告、网站影视行业会计曝光、通报批评、诫勉谈话整治背后围绕电影《叶问3》也引出电影被资本市场绑架也浮出水面,上海快鹿集团展开一系列资本运作,并寄望通过“高票房”推高二级市场收益,吸引更多投资者入局此前,快鹿集团董事兼新闻发言人胡伟伟向媒体表示,快鹿集团签署过《叶问3》票房的对赌协议,但未透露具体价格曾经寄希望“高票房”开启资本盛宴的快鹿集团,在票房预期落空之后,或将推动多米诺骨牌,遭遇挤兑风波、股价受累、后续影片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事件之后爆出的资本市场,电影制作,电影发行,电影院线,第三方平台等等一系列利益链条,给观众呈现出的新闻爆炸性比电影本身要精彩许多,这让我们不禁会想起当我们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到底在看什么?我们也真影视行业现状心期望请把电影还给观众吧!

票房丑闻揭开业内票房潜规则

排期之争血雨腥风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
青光眼是视力的杀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zdq360.com/yshydt/18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