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硬件本身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在楼彦昕看来,目前之所以还没有人去做超过45分钟的“vr大电影”,原因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因此,vr拍摄的运镜方式也要有所改变,有一些导演通过使用不同方式的转场,比如淡入淡出或模糊处理,来尝试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还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市面上的vr头显外观较为笨重;由于显示器靠眼球很近,观看时间一久会引发视觉疲劳;部分体验内容中的镜头运动还会造成观看者的晕动症以上三点都使得vr内容目前还无法被长时间观看和体验
谈到vr电影,楼彦昕按照制作方法将其大致分为三类:纯实拍、纯cg以及实拍混合cg不同类型的电影各有特色,拍出来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是不同方向的体验和感受,影视传媒行业前景可以说各有优劣
不过,随着vr产业的发展,各类辅助工具和引擎都必然会更新换代,越来越能够满足制作要求,相信vr影视娱乐时代的到来,不需要我们等太久
事实上,vr影视要走的路还很远在楼彦昕看来,目前诸如分机的拍摄、全景+3d等技术都还存在问题,比如由于双眼本身存在视差,拍全景在合成会产生拼接缝隙等等而在硬件方面,目前即使是最好的设备,比如jaunt vr的 one、三星的beyond以及诺基亚的ozo,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有意思的是,由于vr影片的多线程、交互特色与一种名为“浸没式戏剧”的演出方式非常类似,因此现在部分vr影片在制作时参考了这种戏剧表现手法,更有趣的是,由于vr不能剪辑,必须一遍通过影视传媒行业前景,所以很多vr演员都使用的戏剧演员
那么,什么叫”浸没式戏剧“呢?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空间里让多个事件按时间轴顺序并行发生,观众可以自主选择观看任意剧情,并可以与演员进行部分交互,但是其他剧情将被忽略,想要完全看懂,必须多次观看未来,在vr影视领域,导演可能需要像拍戏一样拍电影
当然,无论要拍摄哪一类vr电影,从内容制作角度来说,都将面临颠覆性的变革
即使是全球最好的导演,对于vr的叙事方式目前也处在探索阶段,还没有很成型的标准在楼彦昕看来,原来许多的影视表现手法,如蒙太奇的剪辑方式,在vr影片中已经不适用了众所周知,蒙太奇是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让导演可以创造独特的影视时间和空间,从而影视行业发展前景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但是在vr影视中,观众本身便“存在于”电影之中,时间与空间的突然转换就显得很突兀,会使体验感大打折扣
导演:像拍戏一样拍电影
超过45分钟的真正意义上的“vr大电影”,在全世界都未曾出现和vr游戏不同,vr影视需要面临更大的变数,导演、编剧、后期这三大职业,在向vr转型时将面临颠覆性变革今天,观察君有幸采访了绘圣中国的联合创始人楼彦昕绘圣中国的核心团队主要来自曾两度获得奥斯卡小金人的顶尖特效公司rhythm & hues从专业特效转型到vr内容,楼彦昕对vr影视有哪些独到见解呢?
而纯cg的vr影片很多是基于游戏引擎制作的,因此一方面,体验者可以在空间里自由走动、交互,立体影视行业分析报告空间感和体验感会更好,限制也更少一些,让用户有机会去尝试不同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其数据量也会比较小但是,用cg制作vr电影也会遇到一大问题,那就是很难把真人放进全cg的环境下虽然国外有几家拍摄技术公司如8i、uncoporeal正在研究这方面的技术,但是还处于研发阶段,没有跨入到应用阶段
第三,从拍摄层面上看,因为大家现在还不清楚vr最好的表达方式,所以很多传统手法在vr领域都不好用了很多人会拿vr和3d电影来比较,在普通观众看来,vr电影和3d电影都是新技术带来的娱乐体验,但事实上,vr拍摄与3d拍摄完全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技术手法
另外,vr的全景式体验方式使得导演无法控制观众的视线及注意力,虽然vr体验影视制作行业现状中可以使用声音、画面线索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甚至有人开发场景管理工具来帮助制作团队更好的引导观众视线,不要遗漏主要剧情,但这对于制作团队特别是导演来讲,目前依然是一个挑战
后期:像做游戏一样做电影
实景拍摄的最大好处在于,如果不用特效,其成本会比较低,但使用高清画面数据量会非常大,制作流程上也会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去解决与此同时,纯实拍需要把真实的环境完全还原,而由于实拍往往采用的是固定机位,无法在空间里产生位移,也就不能提供空间视差,所以沉浸感会弱一点当然,这个问题有一些硬件厂商,比如研究光场相机的lytro公司就在寻求这方面的解决方案
第二,从制作方面看,由于全景式的内容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让影视行业会计制度后期制作团队的工作量数倍于此前与此同时,体验的消费者也需要下载大量数据这无疑提高了vr内容制作和体验的门槛
vr还有个特点,即叙事是全景式的,因而观影体验可以做成交互式、多线程的现在有一些公司已经在做多线程的尝试,比如《行尸走肉》的制作团队目前就在做多线程影片当然,也有一些公司在进行其他不同方向上的尝试
实拍与cg混合的模式给观众带来的体验无疑会是最好的,既可以有cg的交互和沉浸,又会融入真实人物/景色,但它也最难制作现在对于很多拍摄加cg的尝试,前期全景拍摄基本没有问题,后期要将二者叠加,需要去处理很多数据;同时,在此基础上再增加特效就变得更为复杂
编剧:像写小说一样编剧本
vr电影的三条路径
大家可影视行业会计以这么理解,拍摄3d电影,使用的设备、镜头语言和后期制作和传统电影都基本一致,但这些设备和方法在拍vr电影时却都不可用所以目前,很多影视内容制作团队,包括好莱坞的电影制作团队,也都在探索什么才是最好、最易被观众接受的vr拍摄方式
目前拍摄设备的精度大多非常高,有8k、甚至12k,影片本身的数据量就已经非常大了,如果要在这个数据层面上再增加特效,对于处理器的运算能力和存储介质的要求就会非常高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实拍+cg的体验相对都是比较简单的,若要做出极为精致的电影效果,在数据处理层面成本会非常高另外由于数据量太大,影片压缩的方式也限制了体验内容的精致程度
vr电影≠3d电影
3d拍摄仍然使用传统的拍摄方式,只不过影视行业会计增加了另一个镜头制造双眼视差,通过叠加使画面产生3d效果;但vr则是全景的,拍出来的是全方位、全方向的场景
楼彦昕告诉我们,现在一些游戏引擎工作室正在推出面向影视方向的桥梁工具去适应辅助vr转型换句话说,过去,传统拍摄后期制作工具以及全cg制作游戏引擎工具其实是两个路径,但现在有工具希望可以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未来,vr影视后期的工作可能会越来越像游戏制作
在影视行业当中,有一群特殊的艺术家,他们几乎从未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但却如神祉一般创造出一个个奇幻炫酷的世界——他们,就是特效师在这群影视圈中的“技术帝”看来,是什么阻碍了“vr大电影”的诞生?vr又将如何颠覆传统行业?
而小说家则不同,他们塑造的故事中影视传媒,会有大量的细节描写在楼彦昕看来,因为在vr中观众会向画面的各个角度去观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把整体环境的所有细节都进行设计换句话说,vr影视的编剧工作分量会更重,除了主要视角之外,他还要去设计整个环境中所发生的事,更像是小说家在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细节化的世界当然,这种变化也将提升编剧在vr影视制作中的地位
版权声明:本文由“vr行业观察”原创首发,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自公众号“vr行业观察(vrdiscover)”了解更多vr资讯及行业分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vr行业观察(vrdiscover)”
在传统影视时代,编剧和小说家的工作有明显不同编剧更重视故事情节,其作品,即剧本有四大要素,即场景描写(scene影视后期制作)、人物(character)、对话(dialogue)和动作描写(action)剧本是导演摄录和剪辑的基础,因为整个故事发展要非常清晰,不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内容不需要写出来
绘圣中国联合创始人楼彦昕
白癜风有哪些什么症状白癜风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