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电影66年这部电影15000人观看

白纸红字的手写电影消息

放映小楼中探出的忽明忽暗的光

熙熙攘攘的人群

爆米花的甜香

……

每周五晚梅操的露天电影

是每一个武大人的记忆烙印

这个小小的操场见证了一代代武大人的青春

1

光阴·变迁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如今,梅操电影已经放映66年了。

这期间,观影的人群变了,操作的师傅换了,放映的机器改了……每周五的电影时光,却从未中断。

若要说起梅操电影的变与不变,守护放映场25年的余世平师傅最有发言权。

在师傅的印象中,原来的放映条件并不算很好。

比如照明设备最开始是烧炭金棒;比如以前没有正式的放映室,后面也没有排椅,学生都要自己带凳子;比如老式荧幕是透光的,银幕两面都可以坐。

▲梅操放映室(年建成)

设备的改进可以使放映和观影都更便捷,但也有令人惋惜的地方。

“14年以前还是使用胶片机,每隔15分钟要跑去换一盘胶片带,有时还会断,很麻烦。现在技术发展了,把硬盘放上去,用遥控器去管就行了。”师傅说,“但是胶片还是好些,清晰度和感光都好些,对人的眼睛好,但就是成本比较高。

▲旧式胶片播放机

比起这些细微的变化,对同学们来说,最直观的改变莫过于票价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票价是两分,在当时可以买一块大饼,或者一碗热干面。”大约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票价涨到五分钱,后来又涨到一毛,两毛,五毛,一块……直到年,梅操电影可以免费观看。

▲早期的电影票

谈起电影票价的起落,余师傅回忆道,“到2块钱的时候,看多几场就有点贵。当时梅操电影院的墙都是砖墙,大概三米高,03年有学生翻墙进来,摔着了。我们就跟学校反映,当时学校就决定免费播放了。”

虽然现在每周五的梅操依然坐满了人,但是同学们也许仍难以想象当年人头攒动的盛景。

“上世纪有电脑之前,大家都没什么娱乐,每次播放都是爆满,几千接近上万。放映年《泰坦尼克号》和年《落经山》的时候卖了一万四千多张票。年之后,电脑逐渐普及,娱乐活动多了些,人数就减了一点,卖出的票大概是到张。年免票之后,梅操电影场场爆满,每场大约有几千人。”

66年维持露天电影的放映,看似简单,实则困难。起初校工会卖票维持电影放映,免费后学校和校工会共同出资支持。

“当时(刚开始的时候)片租很高,两分钱一张票,但是片租要到元,98年有一次要一万元,卖票基本上没有盈利。”

“现在租电影的话,国产片公放一次两千到四千左右,进口的经典片上万,像上一阵《奇异博士》这样的是六千。”

▲旧式胶片

免票制度得到校方的大力支持,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梅操电影的发展。

余师傅说,没有出现过因为租片价钱高而不放学生想看的电影。在向电影公司租片时,自己也不会太多考虑钱的问题。由于租片是不讨价还价、还片又准时,电影公司信任武大,愿意把新片租给武大。

在选片方面,现在是每月拿到当月上映的新片,余师傅选出一部分,列出放映清单,每周去借。“我记得去年有一次放《名侦探柯南》,梅操和院线同一天放映,又激动又自豪!”一位同学谈及她的梅操记忆说。

2

见证·情怀

66年间,梅操电影场见证了很多故事。

据师傅回忆,年的时候,有位同学在放映时向女友求婚了。那成为了人最多的一场,阶梯都站满了人。

“应该有一万四五千人啊”,师傅说,“当时他让我们帮忙放他拍的一个片子,然后拿起话筒就表白了。当时所有的手机对着他照,整个操场都变白了,真是壮观。第二天网上,报纸,都报道了。”

梅操电影故事当然不止于此——

畸零青瓷:我爸妈结婚还没我的时候就在梅操看过电影啦~我是土生土长的WHUer~

章敏Runner:每周五的晚上,带上报纸、零食,约三两好友去梅操看电影。头顶星光,暖风拂面,随着情节,大家或凝神、或捧腹、或悲伤。电影散场,大伙自觉的清理好垃圾,热烈讨论着电影情节走回寝室。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娱乐活动会越来越丰富,但每周五晚那一场露天电影,将会是最值得回味的一幕。

禅师BAKA:去看《》,正好是冬天。电影里的人冻得瑟瑟发抖,梅操上的一群人在屏幕前挤在一起取暖。

刘义芳同学:梅操的台上和一群人一起流血流汗,膝盖上的淤青,内心的满足,记忆里永远的大学。梅操的台下和项丫头的周五晚,捧着一碗彼时尚有的樱顶麻辣烫,搬着小板凳,笑着电影里的“简易医疗包”,羡慕着学长对学姐的浪漫求婚…有过几人的冷清,也有《归来》时的人海,那样的彼时,不是怀念,是有点想念了。

尽量笑不露齿:最后一场电影,《念念》,珞珈山,东湖水,念念不敢忘。

3

守望·传承

在不大却很整洁的放映室里,我们见到了余师傅。余师傅已经在梅操电影场工作25年,是这里的第二位师傅。

作为放映师的生活是这样的:周一选好片后去电影公司确定库存,平时保养和检查放映机和影片拷贝;周五上午取片,下午约三点的时候播一遍,预热机器,“看看中间有没有跳的,断的。”

电影开场,师傅就会守在同步放映的小机器旁,准备应付各种播放时可能出现的意外。电影结束后拆卸设备,等待冷却;晚上十一点多回到家里,隔天早上八点准时去还片子。

现在,除了每周五有一位勤工俭学的学生来帮忙外,还是只有师傅一个人在做。

可能在大家眼中,一个人能够为一件事坚持这么久,一定是出于热爱,但是师傅说“这只是我所有工作的一部分。对电影也没有特别喜爱,只是小时候也常常为了看好片子去抢座位,等上十几个小时。”

更多地,师傅考虑到梅操电影的放映对武大学子的意义,对那些执着的梅操电影拥护者和陪伴者的意义。

“学生在武大四件必做的事嘛:情人坡走一走,老图书馆坐一坐,樱园住一宿,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看一场梅操电影再走。有些校友毕业的时候会让我们放几场好片子,比如《魂断蓝桥》啊,因为走了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来看一场电影了。许多校友老了还来看电影,其实就是怀旧,想回味学生时代的感觉。”

橘黄色的落日余晖给一切都带上一丝怀旧的温情

而梅操光与影的记忆

也必将伴随着每个武大人前行

特此附上梅操电影放映时间表:

十一后~五一前18:30

五一后~十一前19:00

周五有空的话,约一场梅操电影吧?

武汉大学

-luojia-

摄影:谢秋霞王浩成章敏

文案:林婧桐程子琦

编辑:程漪帆古思雨张泽华

投稿邮箱:whu_luojiahao

.







































北京白癜风治疗中心
北方乌发口服液能不能治脸部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zdq360.com/yshydt/9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