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观点流量代替知识才好变现想到的

现在有一种极为奇怪的审核制度,系统只会反馈”内容不适宜而不能发布/锁定/退回“,但你根本不知道有问题的究竟是什么。任何一个平台,把自己限制到这个程度,至少长文领域就彻底废了。

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内容,可以分为资讯、娱乐与知识,资讯可以理解为实时新闻,普通人是没资格发布此类内容;知识分为立即能用和需要思考、练习才能掌握两种;娱乐,属于让人心情愉悦的内容。

知识,很难做到大众化,而能做到大众化的就变成了流量,这也就是“流量代替知识才好变现”的观点,实际上,这部分内容与以往内容的阐述基本一致,在某些领域,品质与流量没有关系,就会出现流量极高品质稀烂的情况。

一个无法描述的时代

一位人物被暗(KILL),一种从未想过的恐怖感在我的背后满满溢出,这应该是我第二次从视频上看到一位政要的生命被终结,上一次的”主角“叫约翰·肯尼迪(美国第35任总统)。

世界上的事要学会联系起来看,比如,年2月,默克尔的钱包在超市被偷了,当时身边还有一位官配的保镖——这件事翻译过来就是,钱包都可以轻松偷走,那么命呢?再比如,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多,在年7月5日毫无征兆地突然去世了。

如今的博弈,都是需要先用”小人物“给幕后人物”提个醒。

当我们这样的小民“有幸”见证了一个时代,其实是不幸的。因为历史会有相似的重演,而任何规模性的混乱,都是底层民众承受最大的压力。

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任何“xx号”那些政见层面的宣扬、鼓励、号召等都算是“煽动”,而接受这种情绪灌输,实际上只能得到激昂、亢奋的情绪,然后是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

另一方面,是各种醉生梦死状态的复兴,因为这个时代太动荡,以致于让人形成“活得不久也见”,那干脆及时行乐。这就更让有助于各种简单娱乐方式的兴起。

这让我想到,周末陪老妈看了一会电视剧,这部讲述婆媳、夫妻关系的家庭伦理剧必然是妈妈辈的心头好,但其剧本之拙劣、演技之粗糙让我这个难得的观众觉得自己是个傻X,以致于会冒出太多絮絮叨叨、充满怨念、毫无章法的思考或吐槽。

这让我更进一步认清这一观念,我本人算是小众中的小众,“大众”在14亿人口的中国里,其实是个很难准确定义的名词,考虑到抖音与快手的日活,我们姑且把大众框定在抖音与快手的活跃用户总和。

此外,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事实是,如果把每个作品视为一个物种或者生物,它没能灭绝,说明在这个生态圈中是可以存活的,只要下一级生物链能保证其存活即可。

正如你们知道的,与以往作品一样,配图基本都是凑数,属于库存倾销。

下面的内容极为主观、容易拉嘲讽和仇恨,且与过往长文有大量重合,对于相关内容以后大概是没什么心思再阐述,如果不幸言中说明自己的分析能力还可以,如果都是错的,那反而是好事。

此外,因为很多产品属于多人合作、共同出力的智慧结晶,也许最终成品让人觉得不满意,但不能否认每个参与个体的贡献。就像动作类游戏,我们可以说打击缺少质感,但人物的建模或贴图的质量可能很高。

看整体与观察局部有时需要分开。

虽然如今的我们太习惯“一刀切”了——这对所有人都不公平。

关于影视作品的印象

此部分内容因涉嫌违规而有删减。

天下的烂作基本相似,剧本烂、演技差、技术上又不肯砸钱。当年各种宛如超级英雄般的抗日神剧,好像言情偶像作品般的敌后谍战作品屡屡问世,也是风景。事实上,如果投资烂作都没有机会亏钱,为什么还要去追求好作品?

劣币驱逐良币是永远的事实啊!

同时,大量劣质电影、电视剧的出现,让不少锐意吐槽的说书人赢得了广大的生存空间,确切的说,是前者养活了后者,真是一种奇怪的生物环境。另外,我一度怀疑很多作品都是专门骗XX补贴的,以致于我真的开始相信圈内说的“”流的创作人才都在游戏公司里”。

至于综艺,我连吐槽的起点都找不到,总体而言,歌唱类的质量还高一些,歌唱类的看点还是老一辈艺人,毕竟他们基本功稳的很,而且老歌质量过硬,十几年后再听依旧动人,至于新人,从颜值上讲可以算是绿叶,但看多了就感觉这乌泱泱的是草原。

各种搞笑类综艺是让我看的尴尬,尤其一些艺人把自己生生扮成神经病,我觉得平台某些故意在封面上装傻的up主都比这票子人敬业。

简言之,这个环境各种浮夸,如今大家在手机上可选择的替代品太多,如果还愿意看看海外作品,会发现有太多各方面质量都更高的作品在等待观众垂青。

请注意这样的观点:是否有趣、是否有品质是件极为主观的事儿,但能不能赚钱是件极为客观的事儿。有些生意属于“迎合”就能赚钱,而它们面向的大众,并不是我们的身边人。

此处删除关于进程“youkumediacenter”残留电脑等内容。

此处删除关于大数据窃取的相关内容。

对于我认为的烂俗影视作品,我唯一的对抗就是不看且不讨论,推广好作品比谩骂垃圾更是一种好宣传。不是要点评一坨屎,而是要告诉别人哪里有更美味可口的佳肴。

如果国产电视剧的剧集能不要动辄几十集,有好的作品我还愿意看看,一想到30集、40集、50集,我的内心是会生出一种抵触——拍那么长,与审查制度有关,这也是客观事实。

而国产电影,我感觉有些制作方或资方特别喜欢砸重金买宣传造好评,作品质量上却抠搜,尤其立项之初有些应规避的风险都考虑不到,这种操作只会让国产电影生态更糟。这几年的电影质量下滑,不能总是说疫情,支持国产电影发展绝对不能像某些手机品牌那样宣传爱国情怀,何况买手机=爱国与看非国产电影=不爱国,都是不成立的。

否则,所有的进口贸易都应该终止,国内市场全部内循环才对。

又菜又没有心思提升内功,这就是事实。

对于该板块内容的总结是,当外部条件(如宏观政策、文化导向等)没有改变时,且受众的期待值不高的前提下,这个领域的“摆烂频次与程度”会让部分小众(如我)瞠目结舌,不过,正因为国家人口多市场大,可以让两个圈子实现完全绝缘,也许看不惯,但更没必要管。

访谈之类,如果邀请的都是主流概念中的成功人士,那永远都是相似的套路,失败的经历被成功之后的辉煌对凡人更有参考价值,可这个世界又有多少人愿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shixingye.com/yshyfz/166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