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放大字体阅读
●●●
我十七岁的时候,看了第一部万玛才旦的电影。想来也是机缘巧合,班里有位北京同学的父亲给我和当时痴迷电影的朋友弄来了一盘《老狗》的影碟。记得那是北京的秋天,我们几个藏族同学在昏暗的活动室里看了这部片子。
电影《老狗》海报
电影里的安多方言于我而言是晦涩的,可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电影与我所了解的现实景象竟然可以如此接近。
现在想来,十七岁,懂得多少呢?电影里的割与守,那时我是不明白的,到现在也未必完全明了。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些场景常在脑海中盘旋。每次回到拉萨,回到日喀则,走在街头,当我一次一次与故土碰撞、产生联系,万玛才旦电影里的画面和声音就在我的脑海里回放。
后来我几乎看全了万玛才旦所有的片子,也一边读老师的藏文小说,汉文小说,译作。不遗余力地向身边所有的朋友推荐这位作家、这位导演,希望更多的人能从他的作品里得到启发和困惑,收获痛苦和安慰。
●●●
/关于“塔洛”
和《塔洛》之后/
电影《塔洛》海报
导演万玛才旦最新作品《塔洛》于美国东部时间年9月28日晚上7点在纽约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成功首映。今年9月起《塔洛》将在美国、加拿大不同城市的各大影院展映。
电影《塔洛》北美首映现场,纽约,MoMA
《塔洛》和万玛才旦此前的作品一样,依然是藏族题材,而且是由藏人执导的第一部藏语黑白电影。影片是由万玛才旦曾经创作的一个短篇小说改编而成。影片的主角是一个单纯善良的牧羊人塔洛,他一心想“为人民服务”,但随着他来到城镇并遇见一位姑娘,残酷的现实将他单纯的理想一一打破。
那么,"塔洛"究竟是谁?
塔洛这个人物并没有原型,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塔洛的故事就是我们的故事”。万玛才旦说,塔洛就是一代藏族人的精神写照,每一代藏人的身上都能看到塔洛的影子。不论是老年、中年还是青年,塔洛面临的困境其实每个人都会面临。
拍摄塔洛时我们去掉了很多符号化的东西,常规的藏地题材电影中看到的元素你在《塔洛》里几乎看不到,包括宗教的符号和元素,也退居后面,而把“人”突出出来,把人的状态凸显出来。我以前的片子中国白癜风专家小孩白癜风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