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黑笠见面的那晚不是周末,笠食纪的生意并不算好,他坐在二楼的黑暗角落,身着短裤T恤,脚踩拖鞋,手里燃着一根烟,跟几个熟客漫不经心地搭着话。
看我上来,招呼我坐下,黑笠问:吃了吗?我看看表说:都十点了。
黑笠一笑:才十点。
从小学生厨神,到五道口酒神黑笠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做饭了。
早在黑笠还是小黑笠的时候,就开始跟妈妈学做饭,先是给妈妈打下手,后来妈妈工作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自己做饭,炒个土豆丝,炒个番茄鸡蛋。
慢慢地,变成了他给妈妈做饭。
直到大学毕业前的整个学生时代,黑小厨在厨艺上,已经有了超出年龄的高深造诣,喜欢做饭,喜欢研究吃,也成了他的个人标签。
黑笠告诉我,当年他高中外语中学有一部分保送北大的名额,但他最终没有选择去北大,一方面是他不喜欢北京的气候,污染太厉害。
另一方面是,保送名额里没有他。
虽然这样调侃自己的高考经历,但黑笠自己也没想到,他大学毕业还是和北大结缘了。
大学毕业那一年,学设计专业的黑笠到北大附属的一所规划设计院,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那是一份正儿八经的工作,每天早上打卡上班,晚上加班到半夜,当然工资也算相当丰厚,每个月能拿到一万出头,已经很值得同龄人羡慕了。
可是那样的生活,黑笠并不快乐。
每天机械的生活,繁重的工作,下班后已经是一身疲惫了,黑笠选择去宇宙中心五道口黑一杯,偶尔有朋友一起,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
那是黑笠人生的酒量巅峰。
喝完酒就已经是后半夜了,街边吃点宵夜,再回家里凑合一夜,第二天继续上班。
也就是那个时候,黑笠有了吃宵夜的习惯,没想到这个习惯,竟然会有一天彻底改变他的生活轨迹。
辞职,做自己的深夜食堂一次喝完酒打架,黑笠眼角破了口子,缝了20多针,留下了一道疤。
那时候有部日剧大火,《深夜食堂》,剧中主角老板,经营一家深夜开门营业到凌晨的小店,温暖人的胃,治愈人的心,老板的眼角上,有一道明显的疤痕。
也就在一夜之间,黑笠立志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深夜食堂,不为别的,就因为自己的眼上也有一道疤。
辞去北京的工作,黑笠回到郑州,一切看起来毫无征兆,却又顺其自然。
仅用了三天时间,他就选好了店址,谈好了租金,开始收拾房子,设计专业毕业的黑笠,把这个二十平方的小店装修得别具特色,起名为——深夜笠食堂。
一开始营业,用心做宵夜,深夜笠食堂就受到广大深夜宵夜爱好者的青睐,口口相传,营业一段时间后,每天晚上都是爆满的状态。
是的,我说的是,每天晚上。
小小一家店,只在晚上开门,七个人才勉强忙得过来。
那时候的营业时间一般是晚上七点半之后,因为黑笠的妈妈要看完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才和黑笠两个人从隔两条马路的家里,走到两条马路外的店里,开门营业。
开深夜笠食堂的那两年,黑笠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深夜笠食堂在那两年,也成了金水区乃至整个郑州的文艺地标,治愈了整座城市的夜归人,去吃上一碗黯然销魂饭,喝两杯冰啤酒,就能聊上一整夜。
后来房子到期被收回,深夜笠食堂暂停营业,搬到路对面,成了现在的笠食纪,再后来,笠食纪开了农科路店。
外人看来,黑笠的生意做大了。
黑笠自己却不认为,他的梦想,还是开一家当年深夜笠食堂那样的小店,每天自己做饭,跟朋友聊天喝酒,那样的生活,很有意思。
一个人有多不正经,就有多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