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新技术 https://m-mip.39.net/nk/mipso_7346518.html
最新发布
3月26日,中国电影家协会针对“电影行业应对疫情影响”召开专题网络视频会议。会议由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主持,邀请了多名一线电影公司的负责人和多名电影领域的研究专家,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对电影行业产业的影响、行业自救、互联网+电影、政策扶持以及疫情过后中国电影的发展等热门话题展开讨论。
于冬(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疫情使《冰血长津湖》停拍,直接损失1.5亿元
于冬说,去年全球票房是亿美元,按照去年同比,这个一季度直接损失就是多亿美元,中国电影院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透露,博纳影业正在筹备的一部大片《冰雪长津湖》,已经准备了九个月,这是国家电影局、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市电影局重点支持的一部主旋律献礼片,计划在今年十月份作为志愿军入朝参战七十周年节点推出的。本来准备年初就开机,全部人马已经到位,疫情一来全部停拍,人的剧组不得不滞留在丹东,当时直接损失就超过了1.5亿元。于冬说,这部电影需要有大量的雪景,目前只能延期到十一月份入冬后才能拍摄,“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他认为,这次疫情是对整个行业是一次很大的考验,尤其是民营电影公司,“能否采取生产自救,尽快恢复它的运营状态,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现在的关键时刻,一定要把企业管理好、现金管理好,能够自救,能够谋划下半年的复工复产,“早安排、早做准备,对影片的拍摄复工复产要有信心,要有对全国电影观众对电影内容的渴望有信心,信心很重要。”
宋歌(北京文化董事长)《封神》《》等新片已备好,就等市场开放
宋歌说,目前公司给员工发的全薪,保证了员工的收入。《我和我的家乡》、《东极岛》、《排雷英雄》新片正在积极创作中,复工复产后马上进入拍摄阶段,“都已经准备好了”。《封神》、《你好,李焕英》,陆川的《》等新片也都做了上映的准备,就等着市场开放,“目前看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我也知道院线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我们忍耐吧,坚持工作并等待着”。
宋歌建议,虽然电影行业一年的总票房才多亿元,但是影响巨大,“所以我提个建议,在税收上能否给我们减免一些?”
曾茂军(万达影视集团总裁)今年五月的票房能恢复到去年20%就不错了
曾茂军说,《唐探3》正在等待合适机会上映,原计划在今年暑假当中上映的电影《快把我哥带走2》,目前受到疫情的影响拍摄暂停了,但很快要启动,“今年的暑期档肯定赶不上了”。
他坦言现在压力比较大,万达在全国有家电影院,今年筹备的新电影院接近家,“这其中至少有80家是要开业的,疫情对今年新建电影院的影响是巨大的”。
他认为目前复工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内容可放,“为什么最近复工以后票房很低,就是没有电影可放,仅仅靠几部复映片是很难有那么大的魅力把观众拉回电影院的,更何况这些复映影片在家里的视频上就可以看到。”对未来的消费者而言,首先是消费心理的影响,怎么样解除心理上的戒备,觉得走进电影院看电影是安全的,这是一个难题。
他预测,如果五月份的全国电影票房能够恢复到去年的一半,可能大家会有信心。“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五月份能恢复到去年同期20%就不错了”。
他呼吁,不能因为疫情破坏了电影的窗口期,相反,要加强这个窗口期,“如果很多电影院都关门了,将来会面临影片没有大银幕来放映的风险,这个风险我觉得是非常大的”。
未来这个产业要恢复,还是要内容为王,“内容创作上来了,海外疫情没有反扑的可能性,明年可能有机会。但是明年的电影要靠现在就开始筹备,很多片方现在没有资金投入,春节档很多片子包括去年公映的很多片子,很多院线都没有办法结算,给不了钱,行业现金流转不起来”。他建议,国家层面是否有可能成立一些专项基金,来解决行业里面的现金流,让它转起来,同时专项基金也可以用来奖励未来的优秀影片。
陈思诚(《唐人家探案3》导演)集中优势火力,把观众热情拉回电影院里
陈思诚导演疫情期间没有停止创作,一直在做剧本,“不管怎么样,观众对好内容的需求是一如既往的,是不会变的”。
他认为这次疫情给电影行业带来特别大的冲击,很多影院确实生存非常艰难,再加上现在互联网播放终端的改变,他挺担心大家对电影这种文化需求到底还能抱以多大的热忱,“这次疫情不仅仅是国内还是全球性的,可能不会像大家想的那么简单,那么乐观、那么快地恢复过来”。
如果未来想把观众拉回电影院,他认为有几点很重要的:
第一,要集中一些优势资源,包括宣传资源、影片档期上的调度资源甚至一些实打实的票补资源,来扶助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大片,把观众的热情拉回到电影院里。现在不是一两部片子的事,是整个行业的问题。一定要集中所有的火力优势,把一些片子往热了弄,往高了弄,调动头部电影资源让观众重新产生走回电影院的消费习惯。
其次,电影代表着一个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一些补助是否直接补到票补里面?这样就可以反哺到院线端、发行端,让全行业受惠。有关单位牵头能否选择一些好的创作团队,能否直接跟银行申请低息甚至无息贷款,作为创作期间的启动资金。
最后,电影公司也应该更多地去想如何能够增加未来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如何能告别目前比较传统只是靠卖票房这样的单一盈利模式。“我们应该借这个疫情更加地去反思自己,我们从内容创作到未来真正的产业整合,能更多把我们的触角跨到其他行业里面进行产业联动,这样在未来也不至于抗风险能力这么差,电影院一关门就完全脖子被卡住了,没法生存了”。
徐天福(横店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横店影视产业目前基本上走上正轨
徐天福透露,疫情期间,滞留在横店的剧组有个,不算“横漂”,光是剧组成员就有5人,但没有一个人确诊新冠肺炎。目前为止,个剧组中逐步复工的有20几家,整体恢复状况还是不错的。
院线方面,公司有将近多家影院分布在全国各地,几乎都还没有开业。公司有将一万左右的员工,一个月工资就要几千万元,租的商业地产的租金又要几千万元,损失还是蛮大的。“好在我们现金流比较充足,去年上海证交所公布了我们的现金还有11亿元,这是公开的数据,我们基本上还能挺得过来。但一些小的影视公司,如果连员工的工资都要发不出来了,就有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
他说,早在疫情前夕,横店集团就对电影行业发出一个倡议:只要到横店来拍摄电影的,无论是摄影棚还是拍摄基地全部都免费。“疫情期间,我们对所有剧组以及横漂演员,在场地租金和住宿上全是减免的”。另外,疫情期间在横店的38家道具器材租赁公司也全部停业,目前就有九成恢复了营业,“整个横店影视的产业目前基本上走上正规。”
他建议,疫情过后六个月之内政府能否在两个方面给予支持;一是在这六个月里上电影院线的所有电影要给予支持,“否则的话好片子不愿意上去,因为上去要亏的,为了恢复我们电影行业的元气,政府能否给予补贴?其次是对电影院租金这一块进行补贴。
专家意见:
做最坏的打算,向最好的方向努力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中国电影的结构性调整一直在进行,但疫情加剧了这个调整。疫情之后社会结构、社群结构将会发生变化,创造性需求、供给侧改革会进一步增强,同时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对我们的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影响。
他认为,技术发展对电影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不管是《冏妈》还是《大赢家》,把院线电影转到网上播放,会对电影业带来一定的冲击。互联网对中国电影的影响要比对美国电影的影响更大。但互联网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我们一定要争取实现电影+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电影,我们要坚持电影内容为本,电影院的内容仍然是电影行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网络消费模式可以成为一种有效补充,成为一个增量”。
对于这次疫情,饶曙光认为,中国电影业“要做最坏的打算,向最好的方向考虑”,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不能等,不能消极地去等待别人的支持和扶持,应该苦练内功,早做准备,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通过提升创造能力也就是痛练内功,创作更多好作品满足观众需求,同时又能够形成一个新的需求,通过消费升级换代来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升级换代,同时也让电影企业能够找到新的立足点,能够进一步做大做强,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支撑。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建议,在以后针对疫情的专项基金的使用上,不妨更多向中西部影院、生存非常艰难的影院倾斜,“这是中国电影的命脉,像鱼和水的关系,如果影院没有了的话,对我们整个行业的打击才是真正颠覆性的”。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闫少非表示,疫情期间,广大电影人一道为提振行业信心、恢复发展活力,共渡难关作出积极贡献,相信电影行业会尽早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找到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来源: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艺绽”
文化产业
新视界
欢迎加入我们集合产业精英力量
推动产业发展升级
14
投稿:whcyxs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