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一万家企业注销,上市公司大幅亏损,影视

北京白癜风治疗好医院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来源:全景财经(p5w)

本文字,阅读时间预计10分钟

疫情突发,北京已进入非常时期,应急响应上调至二级。这对今年本就风雨飘摇的影视行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尽管北京市正积极组织退还北京市影院年已缴的专项资金,缓解影院现金流紧张等实际困难,但效果如何,还有待继续观察。

开业遥遥无期、断裂的现金流、交不出的租金、产业整合和网播竞争......成为压在全国各家影院头顶的四座“大山”。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年至今,从事与影视相关的公司中,已经有家公司注销或吊销,远远超过年全年注销影视公司数量。

有观点认为,年下半年的影视公司的注销数量,有可能还会增长。

01

上半年悲惨的院线公司

复工亦长路漫漫

3月27日国家电影局深夜发通知:所有影院暂不复业,已复业的立即停。这距离电影院复工首日只隔一周。影院是各行各业逐渐复工后,收益最低的行业之一。

从3月20日全国家影院复工第一日算起,家影院营业前两日票房分别为1.38万和3.1万元,平均每场电影观影人数不足一人。据猫眼数据,3月27日,在平台统计的家影院中,有50多家影院票房0收入,80多家影院票房收入在元以下。

院线今年的惨重损失,一方面是票房“颗粒无收”,另一方面是影院要承担为春节档投入的全部成本,包括影厅增加、零食卖品囤积、映前广告被迫违约,这些都算在影院的损失内。

电影院不开门,票房就无从谈起。据统计,中国电影一季度亏损约2.3亿,同比下滑超%。座位少于个的小型电影院遭受损失最大,收入仅达到去年同期的10%。若电影院重新开放的时间推迟到10月,全年票房收入将下降91%。

万达电影一季度亏损6亿元,同比降.75%。此外,金逸影视、华谊兄弟、幸福蓝海等多家院线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均出现大幅亏损。行业出清已在进行时。

受疫情影响,影视行业大约有60个剧组停拍、个项目延迟,播出机构各项收入大幅下滑,仅广告收入平均跌幅就超过了30%,仅一季度全国就有多家影视文化机构注销。

02

影视寒冬早已到来

年更是雪上加霜

影院目前暂未复工,只见成本,不见收入。即使复工,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也不敢踏入影院消费,市场的恢复可能将是个长期的过程。

但事实上,在更早一些时候,影视行业的寒冬早已到来。

影视行业龙头上市企业过去两年的盈利情况

过去两年,国内电影事业发展如火如荼,根据中国电影专资办统计,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66亿元人民币,较年同比增长了5.4%,较年8.7%的增速进一步放缓。中国电影已经进入“内容为王”的时代,口碑传播拉动观影,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但从行业上市公司盈利情况来看,可能仅仅只是“赔钱赚吆喝”。特别是年,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行业龙头公司都出现了较大金额的亏损。万达电影亏损超过47亿元,华谊兄弟亏损超过39亿元。

根据《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上市公司第三年度连续亏损的,自公布第三年年度报告之日起,证券交易所应对其股票实施停牌。

以目前情况来看,已经连续亏损两年的华谊兄弟今年很有可能再度亏损,有被退市的风险,也难怪近日传出华谊兄弟创始人、董事长王中军甩卖香港2亿豪宅,卖房救急的消息。

行业龙头尚且如此,其他公司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据统计,年一季度影视行业26家A股上市公司亏损的就有20家,占比近八成。

虽然影视业自救一直在进行中,降工资、发最低工资已经是行业的幸运儿,最惨的是没工资或者直接被裁员。万达影城在外卖平台卖哈根达斯冰淇淋,大地影院在直播中推广自家的电影周边,金逸影城说只要你来开卡充值,我就送爆米花……只是,这些努力虽然显示了影院人的自救姿态,但说到底只是杯水车薪。

03

剧组开始走出寒冬

然而,好消息是余个剧组正在“严冬”中重启。据“新片场”报道,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虽然电影院还未重新开放,影视剧项目已逐步有序复工。5月份以来,横店影视城影视拍摄基地迎来一波开机潮。

受疫情影响,从1月下旬开始,象山影视城、横店影视城、上海影视乐园、长影世纪城、镇北堡西部影城、焦作影视城、中山影视城等中国十大影视基地先后宣布全面停工,国内多个剧组发布公告称,面对防疫为重、安全第一的防疫形势,暂停拍摄工作,直到3月末陆续开园,剧组也陆续复工。

截至5月中旬,多名在册“横漂”演员也相继返回横店,投入到拍摄工作中。目前,横店影视城20个高标准摄影棚已经全部订完,其余近百个普通摄影棚的预定情况也十分乐观。

疫情对影视基地带来的负面影响余威尚存。同时剧组要进入到复工状态,也需要严格遵守防疫流程。而即使现在行业发展正慢慢恢复到曾经的状态,距离真正恢复恐怕还要一段时间,制作成本压力仍是压在剧组及影视公司头上的一座大山。

04

电影公司亟待转型

布局电视剧或成抓手

今年一季度,华策影视、光线传媒、欢瑞世纪等成为影视行业上市公司中仅有的几家能够盈利的企业。查看其公司主营业务构成,可以发现其主要收入来源都不是电影,而是电视剧。

年一季度影视行业盈利“冠军”华策影视,其年26.31亿元的主营收入中,有19.81亿元来自电视剧,占比75.29%。欢瑞世纪年来自电视剧的收入占比也接近八成。

事实上,一些头部电影公司向电视剧的转型也早已开始,只是进度上有所不同。

梳理华谊兄弟、光线影业、北京文化、万达电影、博纳影业五家头部电影公司年的剧集计划,这五家电影公司年电视剧剧集片单总数超过60部,其中大部分已进入制作环节,处在早期筹备阶段的不到三成。

每家公司的风格偏好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都倾向于把剧集领域的开拓当做风险防范的手段和对电影主营业务的支持补充。

05

网络电影行业新业态再次崛起

电影行业自救,主流电影公司转投电视剧,而另一种业态也在重新崛起。院线全线停摆的背景下,互联网成为各种娱乐活动的主要方式。

徐峥的春节档电影《囧妈》,原本计划春节期间在院线上映,各大影院为此做足准备,包括宣传、物资、广告招商等,但最终片方却单方面宣布撤档,该电影被以6.3亿元卖给网站,并最终以免费方式播出,引起广泛争议。

一方面,在特殊时期没有新电影上映的情况下,观众对于平台免费播放院线新电影的做法十分赞赏;但另一方面,这样的做法却引起各大影院的不满,甚至有影院发起抵制,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对现行中国电影产业及发行机制的践踏和蓄意破坏,会起到破坏性的带头作用”,损害电影行业利益。

电影行业目前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模式,除了院线影片上映后在网站继续播出,另一种模式主要是网络电影(更名前称为“网络大电影”)。

网络电影主要是以互联网为首发平台的电影,《电影产业促进法》全面实施后,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审查标准统一。但是在普通观众眼中,网络电影总体的制作水准、投资规模、内容质量等远远比不上院线电影。

今年是网络电影发展的第七个年头,然而过去六年,这个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从爆发到冷淡的过程。爱奇艺发布的《年网络电影行业报告》显示,网络电影的上线量从年高峰期的部下降到年的部,同比降幅达到49%;但全年累计正片播放趋势从年逐年增长,年达到48.2亿,同比增长24%。

不过,由于电影院至今仍未正式营业,观众的观影需求转移到线上,加上网络电影行业自身不断大浪淘沙,在年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时机。

根据广电总局公布的年4月份重点网络影视剧规划备案情况,通过规划备案的网络电影达到部,上线过审数量远远超过了年同期。与此同时,网络电影的分账增长明显。

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三大视频平台发布的榜单中,年一季度分账破千万的作品达到23部,同比增长%;票房前30名的分账金额共4.3亿元。

尽管如此,影院何时重新开放仍未可知,影视从业者们依然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将过半,但行业的春天还迟迟未到。

如何看待疫情长期影响下的中国大消费行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JIC投资观察立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shixingye.com/yshyqj/11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