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调查疫情之下,影视行业如何自救

文│夏天晚舟

疫情持续蔓延,引发的黑天鹅效应仍在持续,影视行业未能幸免。近期,在《独家调查丨暂停拍摄、封闭管理、延期开机,疫情下的影视剧组百态》、《疫情冲击波之二:项目关、停、减,谁能扛过?》中,骨朵对疫情下,行业剧集综艺市场、院线电影、影视投资所受影响进行报道,以下为第三篇。希望能为困境中的影视人带来些微鼓舞和力量。

于艰难中寻找转机,是目前每位从业者必须面临的挑战,也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等来春暖花开的可能。“任何时候,倒下就输了”,我们一定要赢。

“其实我也不知道能干什么。”被问及进入休整阶段还能做些什么时,有影视公司CEO这样向骨朵坦白道。受疫情冲击,春节法定假期延长,无法进行线下生产活动的影视行业,进入半休眠状态。“在家”、“陪孩子”、“晚一点回复,先得做个饭”,骨朵与多名业内资深从业者交流时,关于行业的探讨里总会在不经意间插入极为日常的对话。这是一个全民被迫休整的时刻,影视行业也不例外。骨朵在此前的报道中就曾提及,由于剧组拍摄为人员密集活动,容易引发交叉感染,在政府相关部门规定与剧组配合下,50余家开机剧组大多进入停工阶段。影响不仅于此,疫情持续蔓延,春节假期期间公共交通管制,众多从业者返乡足不出户,暂停拍摄、延期开机、待业休整、进行线上内容储备成为行业常态。“无论如何损失都是无法避免的。”《法医秦明》系列总制片人郭琳媛告诉骨朵,已经开机的剧组,“所有演职人员的时间、报酬、场地等等都需要再协商,主创的时间会是比较麻烦的问题。”而待开机的剧组,“目前的情况也无法跟演职人员确定时间”。一些项目储备交流会不由得由线下改为了线上,有从业者对骨朵坦言,“沟通工作,肯定效率会低很多。”疫情重创下,安有完卵。影视行业将面临的难题还有太多,也正是在这一严酷的时刻,行业还存在哪些降低损失的可能?危机孕育变革,同时又有哪些变化正在发生?为探寻答案,骨朵与诸多资深从业者聊了聊。

不能停的工作有哪些?

“工作继续,不能停。”尽管还在家中,欢瑞世纪创意研发中心总经理张辉已进入工作状态,准备新项目。这并非个例,据《心灵法医》总制片人董俊观察,目前内容端的打磨全部放到了线上。“现在策划和编剧团队已经开工了”,雄孩子传媒CEO药军告诉骨朵,团队目前正在持续推进剧本,“(这)本来就是常规工作,只不过(需要)见面的会改到线上。”暂无开机计划,正在着手内容储备的影视公司,受波及相对较小。有开机计划的影视公司,境遇则没那么轻松,“本来我们有一个重点的古装项目,剧本已经完成并且已过审,年后准备建组筹备,计划5、6月份开机。”郭琳媛告诉骨朵,现在,她头疼的难题是,“目前的情况也无法跟演职人员确定时间。”完成线上内容储备后,受疫情影响,如何展开线下工作仍是存在着的难题。“大家做项目只会越来越谨慎。”张辉承认目前行业正面临的困境,不过在他看来,这其中也不乏有影视人可探索的空间。例如,经过这次疫情后,诸多反映国家精神、提升士气的正能量题材,有机会成为观众青睐的品类,毕竟“文化产品与社会需求直接相关。”也有迹象正应证着这种猜测。制片人新玥向骨朵透露,疫情当中的典型人物与事例已经引发影视人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shixingye.com/yshyrz/129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