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档有一部片子上映,名字叫《王牌斗王牌》,是那个香港的著名导演王晶的片子。这个片子也收获了和以往王晶片子一样的评价:烂片。去年《澳门风云3》上映之后,连有的院线经理都站出来,说这片子真烂,我得向这个花钱买票进来的观众道歉。可是这么个烂片,票房10个亿,大多数好片,都不可能达到这个票房。
为什么王晶片子这么烂,可是票房不差?
因为他的片子从艺术角度来讲够烂,但是从商品角度来讲,他的片子是个好商品。为什么呢?里边那么多的明星大腕坐镇,基本就值回票钱,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这个片子老少皆宜,甭管你是80后、90后、70后,你都能从里边找到你需要的东西,找到温情啊,怀旧啊,欢乐啊,各取所需。它能够满足多个人的需求,你能说这不是好商品吗?它绝不是好艺术品。
为什么王晶片子有这个特点呢,因为王晶并不是个真正的电影人,他是把电影当作赚钱手段的一个标准的生意人。咱就给大家解析一下,王晶是怎么做到电影生意人这个地步?
很多导演——无论是大导演、小导演——怀揣着梦想,要成为艺术家,要成为大师。可是王晶从来不会跟你讲这些,他只会告诉你,我拍电影的目的就是为赚钱,我是个生意人,因为正好是我不会干别的就会拍电影。
为什么王晶
一开始起步的时候就有这样强烈认识呢?
他作为电影生意人是有强烈的基因的,王晶的家庭是个电影世家。在大上海时期,就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他的爷爷辈里有一位叔公在片场混饭吃。当时正赶上了抗日战争,上海沦陷为孤岛,电影界非常萧条,也没有人拍片子,电影院里没有新片子上映。别人纷纷撤了,他叔公觉得这是个机会。没有人拍片子怎么办呢?他有办法。他把以往那些片子,上映的没上映的,都找来,里边凡是有轰炸机轰炸的,还有战争场面,他给剪下来,剪了一个35分钟的片子,到电影院播放。然后贴海报,快来看快来看,有新电影上映,轰炸东京。你想多应景啊,那时候中国人多恨日本,咱们得早晚轰炸东京去。所以当时很多人乌央乌央走进电影院就看了,那至于上当了,就不管了,他叔公可以说是电影界的一个奸商。王晶形成电影做生意的意识可能和他叔公有关,但也受他爸爸影响。
王天林
他爸爸就告诉他,电影是很宿命的东西,你也不能太把这艺术当回事。王晶他爸名气很大,叫王天林。前几年王天林过世的时候,香港的电影界几乎倾巢出动,像杜琪峰这样大腕给他爸爸扶陵,因为杜琪峰就是他爸爸培养出来的。王天林是著名的监制,著名的制片人,著名的导演。
他爸爸在年拍了一个文艺片叫《野玫瑰之恋》,里边的歌舞场面拍得基本上都能跟好莱坞的歌舞片媲美。这个片子上映之后,很多人就告诉他,包括电影界的一些大佬说,你准备好礼服吧,咱们这最近搞亚洲影展,你这片子会获奖,你准备好领奖。结果他穿好礼服去亚洲影展,没他什么事,提名都没有。接下来他拍了一个《家有喜事》,这个片子其实挺烂。可是突然有一天,有一个负责人告诉他,你把礼服穿上,亚洲影展找你去,因为拍《家有喜事》得奖了。
他那时候他就告诉自己儿子,今后拍电影拍电视剧,也别太把这当回事,得不得奖很宿命,咱没法左右那个,你把你片子能挣钱就行。他爸爸这种带有宿命论的电影观念对他也是个影响。
王晶为什么要把电影当作赚钱手段?
他那时候也缺钱,他爸是一个搂钱的耙子,他母亲可不是装钱的匣子,这匣子露底。他母亲好赌,输得倾家荡产,家里经常被他母亲弄得很拮据。他也对赌博很有看法。后来他写了个电视剧叫《网中人》,周润发主演的,也是家里赌得倾家荡产。周润发也比较恨赌博,因为周润发他爸爸不务正业,赌得一个月工资没了,娘俩就得给人打工,缝缝补补,洗洗涮涮挣钱。周润发跟王晶,两个人都在赌博上算是个受害者。他俩后来合作拍《赌神》,那是香港赌片最经典的鼻祖。
王晶叔公那边的基因,爸爸对电影的一些认知,再加上家里头被他母亲弄得很拮据缺钱,这都是他把电影当作赚钱工具的重要原因。
后来呢,有大导演叫楚原,等于他半个师傅,虽然没教他什么电影技巧,但是教了他一句话:王晶你记住,电影人别的都不是大罪过,有一个最过最大就是你拍的电影赔钱不挣钱,无论对公司还对观众来说,你都是犯罪。所以王晶的电影之路就是把赚钱当做至高无上的目的。
王晶作为历史上最成功的电影生意人
他有些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王晶最成功一点在于他的人脉
你发现他不论拍多烂的片子,总有明星大腕捧场。《澳门风云3》烂不烂?够烂的吧,可是你看周润发、刘德华、罗家英、张家辉、张学友,里头的明星都数不清。没有王晶的面子,他们不会来。
王晶是怎么做到这个的?人家真是认真维护人脉。我举个例子,90年代初是王晶人生的巅峰期,名气也大,香港好多的大佬都找他拍片子。他先给永盛公司拍《鹿鼎记》,一下就火了。接下来,他又跟嘉禾公司合作拍《城市猎人》。但是《城市猎人》刚答应下来的时候,永盛公司找他拍《鹿鼎记2》,趁热打铁好卖钱。王晶精力顾不过来了,没办法,他也不想把永盛公司的人脉丢了,就两头都答应了。结果出现什么情况呢?晚上6点到后半夜1点,在周星驰片场拍《鹿鼎记2》,然后后半夜1点在赶过去拍到第二天上午11点,拍成龙大哥的《城市猎人》,这中间在片场倒车的时候都能睡着了。
成龙版本《城市猎人》
结果这两个片子他同时完成了,当时在香港的电影市场都大卖。《鹿鼎记》在香港卖了大概有多万港币,在台湾卖了2亿多新台币,很了不起的成绩。
再加上《赌神》,他在九二年名声大噪,各路人马都找他拍片子了。在九三年,王晶拍了十部电影,有七部是他导的,三部是他监制的。这十部片子,没有一部是他真正想拍的,都是各个大佬找他拍,叫大哥片。他其实完全可以推,但是他为了把这人脉关系维持住,我都给你扛着。
有人给这个王晶起个外号叫王四百,意思他参与投资监制导演有部。这是夸张说法,但是王晶确实精力旺盛,把这些人脉维护得相当好。所以你看他的电影无论多烂,总有一些大腕,就是他在人脉上相当有一套。
王晶拍的烂片特点什么?
烂俗!跟快餐一样没营养,也没有什么太强的艺术性,可是有几个大腕在那晃荡,你看着不腻歪。情节基本就搞笑,你看完之后哈哈一笑,于你也无害,你也不觉得恶心,甚至有的情节你还能记住。王晶拍的绝大多数片子都是这种烂俗的片子。你看电影,目的是啥?非要在里边受教育吗?非要受到艺术上的洗礼吗?所以我说他是及格线的烂片。
王晶之所以能做到这点,不光是大腕撑的,王晶本人是有技术含量的,他不是没能耐。王晶在香港电影界有个外号,叫移动的电影库,他记得电影几乎是最多的。当年无线电视台和亚视打仗的时候,无线电视台向王天林求援,他说我推荐我儿子,我儿子行。王晶去又改剧本,又导演什么的,给无线立了很多功劳。而且那时候他接手拍的第一部电影叫《千王斗千霸》,他才25岁的新人,人以为他肯定不行,看他笑话,没想到票房排到香港当年的第九,那作为一个新人来说,大获成功。王晶本人,他有能耐,只不过他不愿意把主要精力用到艺术性上,他着急挣钱,挣快钱。
所以他有他的一套,除了人脉以外呢,还有一点,你发现王晶做电影不严格要求,不搞那种精工细作,不像王家卫一针一线在那磨,他求快,赶紧挣钱。可是他用人上他可不含糊,他一定用最好的人。
《东方不败》当时市场也没什么反响,王晶就把这片子借过来看了10分钟,说这片子真好,武打动作特别大气、飘逸,像这杂技似的,而且林青霞反串特别有创意。他当时就问这片子武术指导是谁?说陈晓东。他跟陈晓东不熟,但是陈晓东他爸陈刚也是著名电影导演,和王晶的爸爸王天林熟悉,他俩都算导二代,两人有共同语言,一聊呢,王晶说,今后我这只要涉及武打,你就来给我做设计好不好?他跟陈晓东结成了拍档,凡是拍古装武打的,他就找陈晓东来。你看王晶的戏里头,设计武打场面的可不落俗套。
王晶是不论你怎么看不上我,咱们就事论事,在商言商。他跟周星驰拍《鹿鼎记》的时候就已经有矛盾了,可是后来俩人还能继续合作拍《九品芝麻官》。王晶说你跟我再大矛盾是咱俩私人事,咱做商业片的时候,咱就在商言商挣钱,不用考虑那个。他心里其实对周星驰很不满,两人分歧很大,但依然跟周星驰合作。这就是王晶了不起的地方。
所以,你们不要以为王晶就是一个烂片的,他也有他的情怀,只不过他是把电影当作一个赚钱的手段,他首先以生意人自居。赚钱无可厚非,而且王晶有底线,对他的商品是负责任的。里边有大咖坐镇,做得尽可能精良一点,虽然艺术性差,但我也对得起你票钱,而不是糊弄你。
现在好多主持人当导演、作家当导演、演员当导演,这些人进了电影圈干嘛?快点圈钱捞一把就走,他不一定有在这圈子里长待的打算,还不如王晶这样扎扎实实做电影,我用它挣钱,我就当一辈子电影商人,偶尔当一把奸商。所以我说王晶这个烂片导演不是一无是处,他跟现在杀入电影圈这些人一比,你就能发现王晶的可爱之处,至少他还是一个负责任的烂片导演。老梁看电影精华版之一:赌片为啥越拍越烂?
老梁看电影精华版之二:特工电影为何永不过时?
老梁看电影精华版之三:百花奖的公信力是怎么丧失的?
老梁看电影精华版之四:卧底片为什么吸引人?
老梁看电影精华版之五:为什么名著很难拍出好电影?
老梁看电影精华版之六:长不大的童星
老梁看电影精华版之七:张艺谋的本事
老梁看电影精华版之八:了不起的小人物
老梁看电影精华版之九:古龙创造了武侠电影的巅峰
欲罢不能的恐怖片丨老梁看电影精华版之十
电影史上伟大的年丨老梁看电影精华版十一
如何发泄你的冒险欲望丨老梁看电影精华版十二
●●●
听明白了?给老梁打赏吧,三块五块不嫌多,三百五百不嫌少……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