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阶段国内外新冠疫情复杂性的影响,浙江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第二季度技术交流会无法线下进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学习的热情。年6月27日下午13:30线上技术交流会准时开启,本次交流会由浙江大学医院和浙江大医院联合举办,飞利浦精准影像高级应用团队提供视频会议技术支持,交流会的主题为:影像技术在妇儿领域中的应用。
会议由浙江大学医院孔建春主任、浙江大医院张洪锡主任主持。浙江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医院汪启东主任,浙江大医院的钮渭明主任先后为我们致开场辞。各医院的妇儿专家对胎儿磁共振的扫描、乳腺扫描、儿童发育异常的磁共振研究、婴幼儿心脏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深入的探讨。
会议前半场以胎儿磁共振为主线,浙江大学医院的郑伟增医生,详细阐述了国内外胎儿磁共振成像的发展历程。随着磁共振在产科临床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突显出一些问题,例如磁共振检查安全性、适应症等。这就让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更加细致并优化检查序列,努力克服成像技术难点,做到最好。接下来温州医院的章智敬主任为我们带来了非常实用的胎儿磁共振检查技术。章主任用大量的实例介绍了胎儿每个部位的常规扫描方法和技巧,这对于很多想开展或刚开展胎儿医院来说肯定获益良多。
之后发言的是浙江大学医院的楼芬兰主任,她从产前诊断的角度详谈胎儿MR检查技术。楼主任是浙大妇院放射科诊断组的医生,这次受主办方特别邀请来为我们讲课。她强调放射科诊断和技术是密不可分的,从事MR检查的技师必须要熟练掌握胎儿MR检查的指征、操作、疾病谱,了解诊断医生的所需,才能做好技术,共同辅助好临床。
前半场最后一位讲者是浙江中医院的陆欢医生,她给我们介绍了瘤内与瘤周影像组学特征对三阴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三阴型乳腺癌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亚型,它侵袭性强,预后差,是乳腺癌中最难治愈的类型。而陆医生团队的研究为临床提供了一定的诊断价值,她们还在不断改进和收集病例。
后半场交流会的主角就是婴幼儿了。医院的蒋弘阳医生,他讲述的内容是:特发性中枢性早熟多模态影像学研究。儿童常见发育异常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出生后性腺、第二性征及性功能发育异常,包括性早熟。而近年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性早熟的儿童性发育过早而智力及心理发育并未同步,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蒋医生团队的研究提供了此类患儿的影像学资料,希望能和正常发育儿童对比,找出两者差异之处。接下来是浙江大医院的丁玉爽医生,讲述的是婴幼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TA检查。所谓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即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种类的结构畸形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常有较明显的发绀和缺氧,心脏功能可能受到损害。浙大儿院开展的婴幼儿这类CTA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之后是浙江大医院的梁佳伟医生,讲述的婴幼儿心脏MRI检查。梁医生详细介绍了婴幼儿在心脏MRI检查时的注意事项、适应症、操作及磁共振对婴幼儿心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最后的讲者是浙江大医院的陈新春主任,讲述不打药儿童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研究。心脏磁共振成像是可以同时显示心脏形态结构,功能分析以及组织特征(定量技术)的技术,特别是在诊断心肌病变,先天性心脏病等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但是,目前各大专家的共识都认为,冠脉成像是心脏磁共振应用中的一个弱点,而进行磁共振不打药冠脉成像就更难了。浙大儿院接受高难度,勇于挑战,对儿童不打药磁共振冠脉成像做了初步研究。
最后,浙江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大医院的孙建忠主任对此次会议做了总结,高度评价了这次妇儿专场交流会。
本次直播学习,访问人次达到人次,有人参加直播。感谢所有讲课的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让我们在“云端”感受技术的力量,收获无数实用的技能。供稿:孔建春、吕双志、林冰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