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莱尔曾经提到过:过去时代的一切精华都尽在艺术之中,而其中电影作为一种第7艺术,更是集戏剧、摄影、绘画、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和现代科技的大成者。
作为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来说,电影已然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每个一生之中都会观看和接触无数电影或片段;但是就像个读者眼中就有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都各不相同,有的人把它当成了一种艺术,有的人则把它当成了一种娱乐,更有人把它当成了赚钱的手段。那么真实的电影究竟是什么样的?
电影的定义
要想了解一个事物首先要明白它的定义
电影是一种综合性艺术艺术,而艺术就有自己的艺术形象,电影的艺术形象是由一张张固定的图画所组成动画,这些画面既彼此独立又互相关联,它们的前后顺序是由作者按照自己想表达的内容精心安排的。所以电影是由记录在胶片上(或磁带、光碟上)经过编辑剪接的一系列活动的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画面来塑造形象、表达意念、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现代电影技术代表《阿凡达》与距今84年的默片电影代表《摩登时代》
电影的诞生
人类史上第一批电影由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所创作,其中有一部作品名为《火车进站》,这是一部记录了一辆火车开进巴黎萧达车站场景的影像,这部片子通过放慢放映速度才凑出了一小时的观影时间,但是当时现场的观影效果却极佳。前来观影的绅士们和女士们看着一辆小火车迎面撞来,吓得四散躲避、甚至有的还昏了过去,即使这仅仅是黑白画面没有声音的影像。继卢米埃尔兄弟之后,人们开始对电影这一门年轻的艺术产生了兴趣与探究,电影时代的序幕也正式由此展开。
历史上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只有短短几帧
吓到一众绅士和淑女的《火车进站》无声电影时代
在被大众认可为一门真正的艺术后,电影进入了无声故事片发展时期(年-年)。这一时期的电影处于朝气蓬勃的生长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举世闻名的电影艺术家。得益于这些开拓者们在艺术上不断探索,这个时期诞生了一批流传于世的经典名作,极大地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但虽然这时候的电影行业一片欣欣向荣,可观众可不会一直满足于只是单纯的默片,现实世界也不是一片静默,大众们在渴望且期待着声音的到来。史上第一部喜剧片《浇水园丁》
第一部有剧本的电影《甘蓝仙子》
第一部童话电影《灰姑娘》有声电影时代
在无声电影的末期,开始出现用一架钢琴甚至整个管弦乐队来为电影现场伴奏的现象,观众们对于声音的渴望可见一斑。终于,在大萧条初期,美国发明家德雷斯特解决了如何将声音转化成光信号并且录制的难题,有声片从此诞生。次年,华纳兄弟发行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自此电影变成了视听兼备的艺术。引用电影大师希区柯克的评价:“我一直相信声音的到来会开启一个伟大而崭新的机遇。”声音的出现给电影带来了新的美学,新的风格,当然还有更大的经济效益——观众们总体而言还是偏爱有声片。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宣传海报、电影院门口火爆场景以及剧照
彩色电影电影时代
时间来到年,黑白的画面已经难以满足当时众口难调的观众们,为了更贴近“现实”,于是,在万众瞩目下彩色胶片试制成功了。年,美国马摩里安导演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型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浮华世界》宣传海报
摆脱“默片时代”
现实生活中,大家生活在拥有色彩斑斓画面和娓娓动听的声音的世界里,殊不知,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不少人还处于“默片时代”。
默片大师卓别林年《摩登时代》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统计,随着现代化以及电子设备频繁使用,全球约有11亿人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到年残疾性听力损失人数或将增加至9亿多,相当于每19个人中就有1人存在残疾性听力损失,而现在全球未得到妥善解决的残疾性听力损失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5亿美元。
庞大听障群体不仅距离我们很近,更有可能会降临在你我身边。我国现有听力障碍近万人,其中老年听力障碍就有万以上,更可怕的是老年性耳聋发病率高达百分之60,“默片时代”早已隐藏在你我的生活之中。
听力障碍是“看不见的残疾”,而听力障碍患者则时时刻刻感受到的是一个犹如《摩登时代》里寂静的世界,但查理卓别林能凭借自己的幽默与天赋,超出话语地向观众传达自己所表达的情感,而众多听障患者能做到吗?伴随他们的只有孤独与寂静罢了,正是如此,听力障碍患者大多内向,不善于表达自身的痛苦,所以社会上也对此缺乏认知。
上图就是一位听障老人的故事,听力障碍的他无法听清屏幕对面亲人的话语,而不得不让人在耳边放上一个音响来解决听不清话语的苦恼。虽然能听得清楚,但这样日常生活中不仅不方便,电子设备过大的音量还是对这位可怜的老人所剩无几的听力造成二次伤害。
庆幸的是,随着科技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对于听力障碍患者我们有了许多选择,恢复性手术、助听器、康复训练,每一个都是现代听障患者摆脱“默片时代”的武器。其中助听器又因为其便利性与多样性成为新时代患者大多数的选择之一。
助听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历了集声器时代、碳精时代、电子管时代、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时代及其今日的数字时代,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助昕器是一种电子设备,它能将外界的声音放大并调整,以适应昕力损失患者的昕力补偿要求,是帮助昕力损失患者解决昕力困难的有效工具。
摆脱“默片时代”不仅需要人们日常生活中注重听力健康知识,更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科学对待听力障碍,需要家人、社会朋友的努力与配合,愿天下听力患者们尽早结束自己的“默片时代”
那么,现在,你的“影视世界”处在哪个影视时代呢?
往期精彩回顾听力健康
有了这个方法,儿童语言听力康复不怕了
听力健康
宝宝刚出生?听力问题不容忽视!
警惕噪音!保护你的耳朵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