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时香港电影与演员现状,对张艾嘉的观点

近日有媒体视频播出张艾嘉对现时香港导演和演员的现状表达她本人的观点。其中有二个观点是:一是香港电影导演到内地不一定能拍出好电影,如徐克。二是香港电影有自身的优势,以前没内地市场也过得好,只要大家共识危机和困境,定会有重生的一天。此观点的背景是香港现时有很多演员到内地发展了,香港影视人才流失严重,呼吁大家坚守香港阵地,相信香港电影会有再现辉煌的一天。张艾嘉是中国台湾著名女演员、歌手、导演、编剧、制片人等多身份多头衔,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进入娱乐圈以来,电影方面从主演、编剧、导演等多方面都获得过很多荣誉,可以说才华横溢!歌坛也有一定的成绩,九十年代初那首《爱的代价》传遍两岸三地的大街小巷,至今仍是经典,KTV点播率依然非常高。在此次访谈节目中,张艾嘉对香港现时导演和演员北上的情况有些担忧,也表达了她个人的看法。毕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在内地还是主流的,创造过辉煌的时代。但这些年来,无论电影还是电视甚至歌坛,香港作品在内地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与此同时,香港越来越多的影视演员到内地发展,而有一些演员其实早就把工作重心放在内地了,比如汤镇宗、吕良伟、徐少强、李子雄、温兆伦等。而近年来加入内地的香港演员就更多了,包括知名演员、配角甚至跑龙套的都有,如陈伟霆、佘诗曼、陈浩民、刘恺威、林峰、高钧贤等等。谈到在内地拍戏与香港差距时,香港演员往往是一脸自豪和满意。比如香港TVB著名演员佘诗曼感受是,香港电视剧大多数是在影棚里完成,而内地基本上都是实景且拍摄条件更好,演戏比较容易投入氛围更好;在香港拍戏一直都追求高产,演员必须没日没夜的拍戏,非常辛苦,而在内地拍戏没有那么高的强度。她透露在香港拍戏时能睡眠很少,最高纪录是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地拍戏。而香港另一位演员楼南光谈在内地拍戏与香港有何不同时感触更深:在香港拍戏时自己一般只演一些小的配角,经常被剧组忽略,且剧组工作人员对自己的态度也不很和谐,有时因拍戏耽误吃饭都没有工作人员过问,而在内地不管拍什么角色都有车接送,拍戏时导演或演员都很客气,经常被人称老师。这二位演员在内地拍戏的情形可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目前香港电影来来去去似乎都是几位明星做主演,如刘德华、古天乐、张家辉、任达华、甄子丹、林家栋等等。这些人气高的明星能保住票房,所以电影投资者敢给高片酬可以理解。但更多的影视演员,特别是一些配角或跑龙套的待遇就不那么理想了,待遇低甚至很糟糕。有些演员入行拍戏几十年不但买不起房,而且晚年的生活令人同情。今年一月份,香港著名金牌配角73岁高龄演员刘江宣布离开服务40年的TVB。由于TVB经营不景气刘江工作锐减,年薪酬缩减到每月港元。香港一些影视演员不管是年轻或年纪大的,由于工资低待遇差转行的也不在少数,如67岁的香港演员关聪摆摊卖自制的XO酱。著名电影演员元华也表示,演员本身也是一份工作,演员也要养家糊口,现在内地娱乐圈发展很快薪酬也高自然都要跳出去。在年时,佘诗曼曾在TVB拍一集戏是4万,而内地是15万;林峰在TVB拍戏一集是1.8万,在内地是15万。可见同样拍戏待遇相差很大。演员本质上就是一份职业,对个人来说都希望发挥最大的能力体现自身的价值。何况生活很现实,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钱,特别是香港高物价高房价的地方,娱乐圈人才济济竞争激烈,如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待遇及未来发展的机会就会离开,这也是人之常情。香港很多演员有些是科班出身或影视方面有一定的成就,那也算是行业人才。那么人才或就业流动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这种现象也很合理,比如美国吸引了全球大量的各领域、各行业的国际顶尖人才。香港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为了提高国际竞争优势,同样引入各行各业高端人才。我国内地很多出国留学生学成后,大多数都选择不回国发展,也有一些内地明星明名入户香港。香港演员到内地发展是一种正常的人才流动现象,香港是中国的香港,国内人才流动不足为奇,就象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汇集了国内其他省市的很多行业高端人才一样。何况现在内地影视制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年的影视作品出产数量很多,也需要不同风格、不同地区甚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籍的演员来丰富内涵提升质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shixingye.com/yshyyj/16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