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摘要:11月2日,中国(武汉)电影产业博览交易会持续升温。在影视投融资项目推荐会上,来自北京、上海、福建等地的影视公司不仅推荐制作的电影,还寻求宣传、发行合作伙伴。不过,记者发现,在数百位嘉宾中,投资方寥寥无几。
交易会现场,很多投资人都表示,目前评估、抵押都是影视公司在获得银行贷款中遇到的关键瓶颈。电影公司或电影项目要拿到银行贷款,必须提供银行认可的有效质押物,中小影视企业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中小影视公司遍地开花,融资是面临的最大问题。来汉推荐的影视作品中,绝大多数已找到前期资金,完成拍摄及制作程序,有的预计明年上映。被称为全球首部越野赛车电影《狂野飞车》、公安题材电影《听风捉影》、《长白山宝藏》等吸人眼球,《黎明前的较量》、《我们毕业不分手》等剧本,都希望能在后期宣传发行上引入资金“锦上添花”。
北京畅想画面文化传媒公司导演杨奕黎坦言,每家影视公司有自身优势和特长,在这样一个自我推荐的平台,如果遇到成熟的产品或项目,可利用周边资源整合,互相受益。对于中小型影视公司来说,整合资源筹资是一条出路,虽然银行正在逐渐开放对于电影项目的贷款投资,但非大制作、大明星阵容的影片,银行也要评估风险,电影项目以少数实力雄厚的大型影视公司的投资项目为主。(摘自《长江商报》年11月3日《中小影视公司融资难整合资源筹资或是出路》)
意象点评:中小型影视企业由于规模小、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大、用于做抵押的固定资产缺乏、现有的融资担保机构很难准确评估出文化产业的资产价值等问题,使得对其融资的风险性很大,所以很难获得贷款和投资,造成其在技术更新、市场拓展、营销宣传等方面发展无力。
可见,融资难的关键点在于影视业的风险性较大。目前解决的办法有多家公司共同投资,共担风险,或整合多家公司资源,壮大实力,降低风险等。但这些都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要想形成长效的市场运行机制,还需要不断健全文化产业资本运作模式。
因此,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的文化产业融资担保机构,并且具备权威的文化产业资产评估团队,使之有能力对各类影视企业的版权、产品的市场潜力等无形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和风险担保,从而降低银行等投资方的风险担忧,扩展中小型影视公司的融资渠道。(段海霞东方意象文创机构助理规划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创意领导力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