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填补了中国类型电影的短板,我为他鼓掌

这个时期,全中国人民叫春节。电影人们叫春节档,早早一个月前,各电影人就掰着手指历数这个春节档的作品,也算是电影人的节日了。

众所周知,中国电影类型还不是非常的成熟,这种大的节日档,最吸引人的无非是喜剧电影、合家欢。

但是韩寒一部《乘风破浪》让我刮目相看,虽然它也是喜剧,但从内到外,都是革新的野心。

它填补了中国类型电影的短板,我要起立为它鼓掌。

接下来你可能要问我,怎么就证明它做到了填补作用?听我说。

首先是题材,从题材上讲,就是革新。

看过的观众都知道这部电影讲一次“穿越”。年轻的赛车手徐太浪在一次赛车之后,带着父亲飙车遭遇了车祸,然后穿越回到了父亲年轻的时候,和父亲经历一次了一次兄弟情深的难忘岁月。

这种略奇幻的电影题材,《重返20岁》拍过,可惜是参照的韩国电影《奇怪的她》,说到底也不是我们自己的。

在国外题材有大批《你眼中的世界》、《重返17岁》、《信号》等影视作品之时,但中国市场这类型的短缺,其实也是创意缺失的另一面。

而从题材到具体呈现上讲,《乘风破浪》都是一部破浪之作。

从叙事上讲,出车祸前寥寥几笔就展现了徐太浪和老父亲之间的矛盾。之后利用有序渐进的叙事节奏,完整塑造了徐太浪理解父亲和父亲和解的全过程。

电影结构完整,叙事饱满,对这个题材的发挥很有手段。

这是很闪亮的一次新尝试,作为韩寒第二部长篇电影作品,他能做到,值得得到掌声。

说完叙事,就要说说画面镜头。

韩寒的叙事画面很有自己的想法,从作家到导演的转变,其实就是文字到镜头画面的转变,这一点他的自主思考也值得赞许。

电影里徐太浪车祸后躺在救护车床上,眼前是他对自己前二十年的画面回顾。

电影采用了一组并列的主观镜头,从徐太浪的角度来看他的成长。

他的父亲从监狱探视窗里伸出手来给他喂奶,再大一点,父亲一脚踢翻他地板上的玩具。

第一次当上救护车司却出了事故,伸手救出邻座。以及最后带着大哥逃出追杀的经历。

简单的几个镜头一下子说清了徐太浪的成长,这样的叙事方式,淡化了旁白的作用,放大了镜头的叙事能力。很有新意。

就连后来认出亲妈的一组镜头,也采用了缓慢的节奏,配合赵丽颖不疾不徐地道出真相,说真的,在电影院看这一幕很想大声叫好。

韩寒很懂得用镜头节奏来抓住观众看戏的心,他真做到了。

紧贴着时间旅行的主题,电影的喜剧元素发挥也脱离了俗套的喜剧套路。

当徐太浪告诉徐正太,也就是他年轻时候的爸爸,要他以后不要踹儿子的脸,观众捧腹大笑。

更让人笑出眼泪的,是徐正太大骂他父亲踹儿子脸的行为是禽兽。殊不知自己就是那个禽兽父亲。

徐正太利用自己的老婆美色,来考验徐太浪的人品,最后关头徐太浪知道了那个女人就是自己的妈妈,还刹住了车。

缺心眼的徐正太还夸徐太浪是好兄弟,谁知道徐太浪心里已经骂娘一百遍了。

如果做个评选,徐正太夫妻俩大概会是史上最奇葩的坑儿子夫妻档。

既然选择了这样的题材来做,就逃不开煽情。但是韩寒连煽情都做得十分完美。

克制而满溢。

电影里,徐太浪一心要找到自己从没见过的妈妈。最后明白了自己的亲生妈妈之时,在屋外等了一宿,他没有荒谬地相认或者流眼泪,而是问对面的那个女人:

如果我妈妈知道我长成现在这样,你说她还会后悔(跳楼自杀)吗?

对面的女人像妈妈一样抚摸他的脸,告诉他你妈妈一定会后悔的。

克制的情感表达让这部电影的煽情恰到好处,也让主题升华变得轻而易举而触动人心。

游览了一圈父亲的旧时光,车祸的徐太浪在病床上醒了过来。他没有改变父亲的历史,他的童年依然是缺失母亲,父亲有一段监狱时光。

但是醒过来的徐太浪,看着年迈不再意气的父亲,和自己那些年的怨恨达到了和解,电影里的和解,也是轻飘飘的。

但是电影外的观众,早已泪流满面。

韩寒第一部电影是公路片,写意,写寻找。

这一部《乘风破浪》,讲故事的能力让人惊艳。毫无拖泥带水的叙事节奏和镜头表达,让电影主题自然就立了起来。

观众嬉笑着看完了这部喜剧电影,却在最后留下感慨的眼泪,我想,这是对导演进步最大的肯定,和对电影最大的回馈。

大年初一就上映了,不看大概会是遗憾。

赞赏

长按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zdq360.com/yshyyj/8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