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已过,假期结束,四月飞花,新的一天开始,时间也进入草长莺飞的季节;今天小编首先给大家讲解一下如何测算您投资院线电影的相关投资收益。
院线电影项目投资概述:
院线电影投资,属于设定相对周期的封闭投资行为,根据规模大小和投资分类的不同,周期通常在6-18个月。
整体投资包含:
1、剧本开发、演职人员片酬、制作、后期等制片投资;
2、宣传、发行投资。根据公开之票房成绩,按投资比例进行收益分配。
除了票房收益以外,投资人同时享有版权售卖(网络、电视、DVD等)、商业植入、周边产品收益;电影项目投资具有周期固定、收益公开透明、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等特点。
院线电影项目分类:
1、电影项目整体投资:包含制片、宣发的整体项目投资
2、电影制片投资:针对制片环节,包含项目开发、策划、筹备、摄制及后期等制片费用的投资
3、电影宣发投资:针对电影宣传、发行环节宣发费用的投资
总结一下,您的收益计算公式为:个人收益(含本)=总票房*(投资金额/影片制作成本)*33.7%;您看懂了吗?如果看懂,假设《疯狂补习班》院线电影百亿目标,您算一下,您投资多少合适?收益又是多少?
其次,小编在此提醒我们的各位投资人,目前最热投资新趋势:影视投资,她是风险与机遇相并存的,如果选择不对,投资就白费,所以选对项目很重要!十三五规划中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设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文化产业包含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等产业。目前,传统文化产业正在转型,影视文化产业作为拥有受众广、影响大、回报高的优势的细分行业,各路资本和投资人已参与到电影行业这一文化产业中。
第一.票房腾飞市场规模扩张
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11亿元,这也是国内电影票房首次突破亿大关;年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6.2亿,比上年13.72亿增长18.08%。中国电影市场的稳步发展使得影视投资成为热门话题。年《芳华》、《前任3:再见前任》、《红海行动》等多部电影在市场中表现突出,而年总票房前三甲分别为《战狼2》、《速度与激情8》、《羞羞的铁拳》,三部作品的票房也都达到20亿元以上,中国电影票房的市场空间已经完全打开。而到了年,中国电影行业的票房总收入达到亿元,保持多年的持续增长态势;屏幕数达到块,位居全球第一,同时在接下来的年和年将以每年20%的增长速度递加,在年尾达到9万块水平;年观影人数达到了17.17亿人次,位列全球第一。年全国票房.4亿(不含服务费),同比增长7.9%,近三年(-)年均增长率11.4%。全年观影人次17.17亿,同比增长5.9%,三年平均增长率11.8%。放映场次1.1亿场,同比增长17.1%,三年平均增长率21.8%。平均票价32.9元,同比增长0.64元,在经历了几年的下降后,票价终于迎来回升,但依然比年低0.22元。场均人次15.5人,同比下降1.65人,近三年平均每年下降1.45人。年全国影院数达到家,同比增长12%,三年平均增长率15%。银幕数达到张,同比增长15.5%,三年平均增长率18.6%。单影院年均票房.4万,同比下降20.3万,近三年年均下降17.5万。单银幕年均产出92.6万,同比下降6.5万,近三年年均下降6.1万。
这种票房的提高,源于电影质量的明显提高,现在出资方更重视的是影片质量自身以及讲什么样的故事,把故事讲给哪类人听。影视投资市场现已不再是出钱找不到影视项目的时期,出资方变得更理性,关于影视项目的调查更贴合市场,这直接带动影视质量提高,进而在最近2年不断改写国内电影票房。资本介入电影,除了使出资方对影片自身调查更细心外,也使保底发行等危险管控东西更为盛行。现象级影片《战狼2》就采用了保底发行的方法,经过风险管控、躲避市场危险等,终究确保了这部电影可以顺畅的制造与发行终究发明票房奇观。这种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出资时机,最接近影视职业影视艺人、导演纷繁介入影片的出资环节,比方吴京卖房房入资《战狼2》、黄晓明入资《匹夫》、文章参加入资《失恋33天》等,这些最懂电影的人所做的工作,或许更好的提醒了现在影视投资的巨大时机。
第二.影视投资热情高涨但也需提高警惕
影视投资巨大的回报吸引大量投资者 不少投资人透过影视产业与互联网金融碰撞的风口,参与其中以期获得可观的收益。不曾想,自己投资的理财项目不仅没有达到原本预期的收益,有些却变成了“火坑”。比如年9月,百度“百发有戏”推出《黄金时代》影票和消费权益众筹。据了解,《黄金时代》在国庆档一共才得到万票房,只是其整体投资的一半。投资人只能得到8%保底收益。年4月,《叶问3》因爆出票房大量造假被全国电影专项治理办公室通报处罚,从发行方、电影院到电商,都被亮了红牌。此后,《叶问3》投资方上海快鹿投资集团又被爆出通过旗下多个金融平台为《叶问3》违规募集资金,涉嫌重复募资和“左手倒右手”的自融行为。
这些影视投资行业出现的投资陷阱,主要是由于当前影视行业的大众化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制度不健全和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也给了部分机构恶意操作乃至欺骗投资者的机会,这就需要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平台与项目的时候多多留意以下几个细节:
(1)项目平台的实力是否雄厚,是否有成熟的运作体系,能够完成影视投资项目投前、投中与投后的管理。影视制作周期长,存在一定风险,一些不规范平台的运作能力不足,难以保障投资人的权益得到良好的履行。
(2)影视项目自身素质,从影视项目的选题、策划、选角角度,对影视项目最终影片的票房有合理的预估,部分影视作品不具备上线播放的基础,在拍摄许可、内容审查等方面达不到院线电影要求避免出现对投资收益过分乐观的情况,影响投资决策。
(3)要查验影视项目的相关审批与证件办理情况,通过对电影拍摄许可证查验了解真实的电影拍摄主体与发行主体,避免出现部分不良投资机构冒名发行投资产品的问题。
(4)了解基本的影视投资核算方法,因为电影票房需要扣除中国电影发展基金、院线分成、宣发费用等各项成本,最终的票房收入中只有一部分能够真正作为投资分红,需要了解清楚影视投资的核算方法,以便做出正确的收益预估。
所以,选择不对,投资白费!而《疯狂补习班》,题材新颖,合乎大众需求,符合当下民情,人人可以观看,政府介入管理,你还在犹豫什么呢?
第三.业内人士对影视投资保持乐观
影视项目的高回报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合理的参与影视项目的投资环节,可能会获得比演员、明星更高的收入。劲鑫控股集团旗下子公司星巴佬传媒)总经理向佳钰总年进入四川峨嵋电影制片厂,曾供职于四川广播电视局、浙江卫视、北京风驰影视,曾参与拍摄过《美人鱼》《天降雄师》《演员的诞生》《王牌对王牌》《奔跑吧兄弟》等,向总表示:影视投资现在已经成为业内人士都积极参与的投资渠道,比如知名的导演、演员徐峥,年参演国内的小成本电影《人在囧途》获得票房与口碑的成功,而徐峥作为主演所得报酬并不多。在后续作品《泰囧》,作为徐振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获得12.67亿元票房,最终徐峥所得收入不到万元,因为徐峥并没有参与项目投资。而在《港囧》拍摄筹备阶段,徐峥不再甘愿拿一点导演费用与主要费用,亲自参与了项目的直接投资,获得《港囧》47.5%的票房净收入。同时,徐峥将该部分收益权转让给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直接获得亿元转让款,并以1.75亿元投资成为21控股持股19%的第二大股东。依托21控股发行新股后,融资获得资金6.77亿港币,用于多部电影与电视剧制作,在《港囧》上映后,21控股的股价暴涨,徐峥个人资产飙升至20亿元。
在徐峥个人投资路径中,影视项目无疑成为了加速器与放大器,也展示了资本时代的投资魅力。而随着国内影视投资市场的发展,除扩大观影为主的票房收入盈利外,发展电影产业延长链也有很大机会。以迪士尼为例,电影票房大约占其总收入的25%~30%之间,动画片占比更低。因为它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是版权收入,比如我们看到的迪士尼玩具类的衍生品、电子书、迪士尼主题公园、舞台剧等等。这些收入创造的收入十分可观,而国内的影视衍生经营还非常落后,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机会存在。
第四.影视投资行业的未来前景光明
电影行业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票房,比较于传统电影公司和互联网电影公司的全球化模式,可看到传统电影公司的模式仍以项目合作为主,互联网电影公司热衷于搭建生态组合,也勇于探索电影衍生品市场。未来电影行业仍将持续较快速增长。总体来讲,年票房增长、市场速度加快,观影人次加倍增长,银幕数量依旧保持大幅提升,在一二线城市逐渐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院线公司逐步向三四五线布局。
经过及年调整,电影行业基本肃清了行业的乱象,按照电影平均1-1.5年拍摄周期来看,年内容品质有望逐步回升,因此对于年的国内电影市场,可以相对更加乐观一些,国内票房有望稳定在每年15%-20%的增长。预计年国内电影票房将能够第一次突破亿元,同时院线渠道的分层与多元,也将为更多的电影作品提供上映机会,影视项目投资将进入黄金时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