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两个标准去找工作,3年就能走上人生巅

工作了一段时间想跳槽的你,马上要毕业正在参加秋招的你,可能一直会被一个问题困扰:怎样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说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我的高中同学,他叫大强子。07年高考失利,去成都读了个专科。专科毕业,就在成都找了份工作。那时候的成都还没有这两年星光熠熠,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省城。他先是在一个电脑品牌的省级经销商那做业务员,跟着卖电脑,后面又去做跟单员。可能是因为他的是港口物流,后面又去到重庆那边做报关员。前两年,因为家里拆迁,回老家县城里晃荡了两年,想创业开店,没找到好机会。经小学同学介绍,他最近去了深圳,去一家小广告公司写文案去了。

大强子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代表,八年换五六个工作,人生兜兜转转,都三十出头了,现在还只是一个广告公司的文案,没专业积累,没成家,也没啥存款,也没见他在哪潇洒过。

第二个故事,是我一前同事的姐姐。自己是国企子弟,老爸在当地那个国企里也算个中层干部,大学本科一毕业就被安排到国企的子公司上班,朝九晚五,钱多事少,主要的精力就是怎么拍领导马屁,搞好办公室政治。前几年效益还行,这两年去杠杆,转型升级,业务不行了,不仅待遇下来了,而且听说厂子快倒闭了。

那姐们一时间就慌了,前几年吃香的喝辣的,现在突然不行了,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待在小县城里吧,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想去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吧,又很难找到能做的工作。

很多人可能都和我这两个朋友类似,在职场上走了不少弯路。

如何找到一份好工作?是我们所有人都梦想的。但你可能会说了,我能力有限,我履历不好看,我学了一个不好的专业,甚至,甚至我还怕吃苦……好工作好像一直跟我绝缘?

我们找工作,本质是一场交易。出卖时间和创意,换回金钱或者一点点精神回报。

那既然是交易,我们就需要找到一个对我们自己最有利的交易方式。

如何在千千万万家公司,千千万万个岗位面前筛选、判断、找到最好的工作呢?

最近,我看到一本书,叫《黑客与画家》,这本书的作者叫保罗·格雷厄姆(PaulGraham),他被称为硅谷的创业教父,创建了全球最厉害的创业孵化器  YCombinator,Airbnb、Dropbox都诞生于此。

保罗·格雷厄姆在这本文集里提出了一个黑客的工作方法,叫做可测量和可放大。

我把这个原则称作找工作的黑客法则。我们知道,黑客是一种高维生物,他们的方法论往往比一般人厉害很多。这个原本教黑客程序猿们该如何工作创业的法则,被发现也是适用于找工作的,而且甚至可以作为很多牛人分享职业选择经验背后的原理总结。

什么叫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

可放大性,就是说你做的工作,产出的成果,能够通过某种方式放大,产生更加巨大的效应。

可测量性,就是说你做了多少工作,是容易通过某种方式测算出出来的,也就是说你的工作成果,能够简单且客观的被衡量。

一般来说,我们选择工作会考虑三个因素:行业,公司和职位。薪水是由这个三个因素加上你自身能力综合的结果。

那么按照上面的原则,我们一一拆解。

选择什么样的行业?选择蓬勃发展的行业,而不是稳定的行业,更不要是日落西山的行业。越是蓬勃发展的行业,机会越多,想象空间也就越大,你去做事,也就越容易产生更大的效果。

选择什么样的公司?处于上升期的公司,成熟稳定的公司是次选,动荡不安寅吃卯粮的小公司就要往后考虑了。结合目前中国的行情来说,互联网行业的话,那些独角兽企业是最合适的。

独角兽企业有核心竞争力,一般不会干到半路就破产,而小公司舞台有限。另外,独角兽企业没有成熟企业那么完整复杂的规章制度,个人的螺丝钉现象还没那么严重,整体上还处于打拼向上的阶段。

大厂光环并不适用于每个人,相比较而言,应届生更适合去大厂,而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应该去那些独角兽企业的关键岗位历练。

岗位呢?一定要选择公司的核心岗位。比如你是学编导学后期的,最好的就应该是去影视传媒公司,而不是某个金融公司的宣传部。加入你学了一个不是现在市场上最热门的专业,比如是

这么选择,就是让你的劳动有机会实现成千上万倍的放大。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放大,那就是你把一份工作做到熟练无比,提升效率。比如你是富士康的工人,熟练的师傅比刚进厂的小白,可能工资要高一倍,但是你不可能比他们高五倍十倍。

线性增长永远不如指数增长。

什么是可测量?说白了就是你做了什么,做了多少,是容易看出来的,而且最好是市场能够反馈出来的。

什么意思呢?两层意思。

第一,你做了多少,一眼能看出来。比如开发一个office软件,可能微软有个程序猿参与了,你只是五分之一的贡献者,没了你,软件一定会做出来。

所以,这就意味着你要有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性,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够通过产品通过业务很快反馈出来。这里可以延伸一下,需要找什么样的团队什么样的领导。你应该找一个重视个人能力的小团队,而不是过分强调集体智慧的大团队。这就意味着你的领导需要敢打敢杀,而不是过于温情,在谁面前都是老好人。

第二层意思,最好是市场能够反馈出来你做了什么。比如说销售比如那些能跟GMV能够毛利率直接挂钩的岗位,可以让你心无旁骛地目标明确的是工作,搞定用户或者搞定客户就行了。

但我们很多工作是不面向市场的,如果市场没有业绩的反馈,那么就是领导说了算。领导说了算,就会有办公室政治,对于真正有实力干活的人,他们是不屑于此的。一旦斗争严重,他们就会走人,核心骨干走了,剩下一帮阿猫阿狗,最终业务肯定会一团糟。

而且市场业绩说话,你的职业目标就会很明确,在一个正常合理的公司,你就能拿到你应该拿到的。

最后,你要考虑一个长期性的效果。每一份工作,都是职业生涯的一小步。如果我们每次都能在前面的基础上往前走,这条路才能走更远,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像开头那个同学大强子一样,兜兜转转,现在还在起点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shixingye.com/yshydt/158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