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刘婵温小娟/文王铮/图“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这是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影片《一点就到家》中的金句,也可以用来形容电影产业的发展。电影诞生至今百余年历程,今天依然年轻,依然是朝阳产业。但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制作技术和传播手段不断变革,推动着电影向着更高目标和格局演变,时而焕发新的活力,时而面临大的阵痛。如何“共构、共谋、共建”大电影市场?9月25日下午,电影节“新浪潮产业论坛”邀请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等领域的领军人物,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电影产业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未来。后疫情期的中国电影市场——长期有信心,当下有耐心7月20日我国各地电影院开始复工。“复工第一天,全国票房万元,观众16万人次;两个月后,市场日均票房万元,较复工初期上升了近两倍”。资深电影市场研究专家刘嘉带来了新鲜出炉的《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市场成为全球首个快速恢复的电影市场,其中最大的赢家或许是电影《八佰》。“我们可能只做对了一件事,就是在特殊时期有勇气第一个站出来放映,因而得到了各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