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7部春节档电影20分钟内先后宣布撤档,全国影院按下暂停营业键。7月20日,关门歇业天的电影院终于开门了。据悉,重启首日,全国影院实现票房超过万元。7月26日,影院重启满了一周。据猫眼提供数据显示,截至当日18时,影院复工首周全国累计票房突破亿元。随着观众进场观影信心恢复,报复性观影会来吗?影院重启首周票房过亿元停摆天之后,电影院终于迎来复工之日。7月20日,沉寂天的电影院开始有序恢复营业。有数据显示,截至当日20时,票房收入突破万元,出票12.91万张,观影场次1.03万场。据悉,当日上映的22部影片,多数为重映。《寻梦环游记》以10.5%的上座率,拔得头筹。其实,在此之前的7月16日,获得复工消息的电影圈就沸腾了:各种影片相继定档期、各路明星发起“重返现场”倡议、上海国际电影节也发布排片公告……从7月20日复工首日票房来看,《第一次离别》《误杀》《寻梦环游记》《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五部影片排名前五。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第一次离别》属于新片上映,其它几部影片都是老片。从影院复工首周的收入比例来看,观影主力人群来自一二线城市。不过,目前大部分观影人更在乎上映的电影,而不止是为了去电影院看电影。目前,新片供给不足,大部分老片在网络上都能看到,这使得观众去影院观影动力不足。正因如此,影院复工首日1.09亿元的票房,尚不足去年7月20日单日2.48亿元的收入。对此,有业内人士称,从目前的上座率和票房情况来看,电影院的尴尬之处在于:开门也亏,不开门也亏。单日票房收入要想重现昔日辉煌,或许还要等待。影视产业能否从谷底爬起?过去近半年时间,电影产业进入“休眠期”。这段时间里,行业上下游各大电影公司、宣发公司、发行院线,可以说,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感受到了寒冬,经历了一轮洗牌。有报道称,年1到6月,全国有家影视相关企业吊销或注销。在A股市场,由于影院停摆,影视股行业也表现弱势。其中,22只影视股股价走势弱于同期大盘指数走势。时至今日,电影院“关门”已差不多天,如此长的停业时间,也令资本市场的影视公司度日如年。不过,自6月初以来,关于影院重开的各种传闻,让影视股提前开启上涨步伐。截至7月20日,A股市场30家影视公司中,有26家股价录得上涨,涨幅最大的接近翻倍。7月20日当日开盘,A股影视板块迎来普涨。其中当代文体、华录百纳等个股直接涨停。对影视行业来说,不复工就没有希望,但复工了也是一场硬仗。虽然影视行业仍处在谷底,但随着观众观影意愿提升以及政策支持,头条菌相信影视行业恢复昔日繁荣指日可待。从政策支持层面来看,目前,对院线行业的资金扶持政策正陆续出台。4月3日,有报道称,免征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其他财税优惠政策正在研究过程,其中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占票房收入的5%。毫无疑问,一系列利好政策将在复工后减轻院线经营压力。此外,观众对电影的热爱,为影院复工之路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有调查显示,近9成观众期待能重回影院。对于缺席档期的大片,观众还是抱持期待的心情。随着国庆档开启,电影院防控越来越常态化,有机构预计上座率将恢复到往年同期水平,到时候,上半年积压的优质电影将扎堆上映,电影板块有望迎来迟到的“报复性消费”。在头条菌看来,无论期待的报复性观影来不来,只要影院开门迎客,影视行业的复苏就值得期待。经历过寒冬之后,影视行业有望从谷底再度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