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星际穿越》之黑洞
电影情节
在电影中,库珀等人要探索黑洞附近的三颗行星(实际只登陆了其中两颗),其中米勒行星有一个惊人的特点:时间流逝速度极慢,它上面的1小时相当于地球上的7年。
电影《星际穿越》海报
理论
广义相对论指出,引力导致的时空扭曲越大,时间就过得越慢。这意味着米勒行星要极靠近黑洞,才能获得强引力带来的极端时间变慢的结果。但是,如果黑洞本身没有自转,行星是无法在离黑洞足够近的地方保持稳定的。基普·索恩的解决方案就是,黑洞「卡冈图雅」必须有极快的自转速率,因为黑洞物理理论指出,旋转黑洞可以允许物体在更靠近黑洞的轨道只有受到强烈的干扰(如与其他天体碰撞),行星的运动速度被改变,才有可能飞离黑洞或者落入黑洞。
其他问题
Q:电影中行星离黑洞如此近,那它是如何不被黑洞的潮汐力撕碎呢?
A:靠近黑洞的行星会受到很大的潮汐力,这是因为在行星中心和黑洞的连线上,行星不同位置受到的黑洞引力不同,靠近黑洞一侧受到的引力更大,反之则小。这种引力的差异会使行星发生形变,被拉长甚至撕碎。要使行星不被撕碎,有三种方法:一是让行星的直径尽可能小,二是让黑洞的质量尽可能大,三是让行星离黑洞更远。在电影中,「卡冈图雅」的质量足够大,恰好可以使最近的米勒行星不被撕碎。
02
《名侦探柯南》之电话频率
电影片段
在此部剧中,柯南根据绝对音感所发出嗓音频率可以和拨号一致,打出电话,即进行多音双频拨号。
柯南用足球击落话筒
理论
柯南与老师配合发出嗓音以打出电话
在使用双音多频信号之前,电话系统中使用一连串的断续脉冲来传送被叫号码,称为脉冲拨号。脉冲拨号需要电信局中的操作员手工完成长途接续。
通过下述方式电话被成功接通
双音多频信号是贝尔实验室发明的,其目的是为了自动完成长途呼叫。双音多频的拨号键盘是4×4的矩阵,每一行代表一个低频,每一列代表一个高频。每按一个键就发送一个高频和低频的正弦信号组合。交换机可以解码这些频率组合并确定所对应的按键。所以根据绝对乐感发出的嗓音可以拨出能被解码的电话。
03
《动物世界》之当石头剪刀布变为纸牌
电影片段-规则
本电影中的主角郑开司运用技术和智商打败对手,例如:
①当对手剩余牌种≤2时,可以必胜;→②大家倾向于使手中剩余卡牌种类均匀(一旦只剩两种就会出现①);→③出牌时每出3张都有石头、剪刀、布各一。
这是一个基础理论,也是大多数人的出牌规律。
回顾一下电影中的游戏规则:
一共有人参加游戏,每人3颗星星,4张石头、4张剪刀、4张布,一共张石头、张剪刀、张布。
满足以下条件的会输掉游戏:
1.游戏结束后,星星少于3个。
2.游戏结束后,牌没有出完。
3.游戏结束后,星星少于3个,而且牌没有出完。
假如游戏过程中星星为0,就会提前出局。
郑开司被张景坤以营造平局、消耗卡牌、不会掉心、安全下船为诱饵蒙骗后仅剩余1颗星、1张布。
随后与好友李军(1星4剪刀)会合、拉孟国祥(2星0牌)入伙。此时是3人4星5牌(1布4剪刀)。
随后孟国祥偷走一张布并输给玩家A,境况变为3人3星4牌(4剪刀)。
敲黑板!回顾推论③
玩家B就是用均衡思维出的牌,所以他也认为郑开司也是用均衡思维出牌,他认为郑开司每出3张牌一定有1张石头,1张剪刀,1张布,所以要求郑开司不要换牌。接下来,郑开司出剪刀,玩家B出石头。此时,玩家B以为郑开司剩下的是1张石头,1张布,所以只要2次都出布就可以1胜1平。结果郑开司剩下的2张都是剪刀,玩家B两次都出布,2次都是郑开司获胜。郑开司等人3胜1负,此时有5颗星,0张牌。与此同时,赌场剩下的石头、剪刀、布的数目分别是、、97。石头和剪刀还有很多,布最少。
按照这个趋势,最终布会最先用完,剩下的牌就只有石头和剪刀。等大家都只有石头和剪刀的时候,只要一直出石头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于是,郑开司贷款50万美金,用其中的10万美金来让其它玩家帮忙买石头,并且收走他们所有的牌,最后一共得到30张石头,4张布,2张剪刀。
剪刀石头布的理论就讲到这里,后面的剧情还请感兴趣的同学自己观看,就不剧透啦。
-END-
文案:理学院科学商店
唐雨虹张彤彤施毓
排版:理学院科学商店
张子怡施毓
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