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权威 http://www.xftobacco.com/
“马在奔跑时,四只马蹄是怎样的状态?”正是这个日常中不易被留意的问题,催生了电影。
电影诞生伊始,仅仅是复制再现现实世界,后来在不断发展中,才逐步走向艺术殿堂——无论哪个阶段,都离不开光影技术。
位于西影电影艺术体验中心三层的世界电影放映机收藏博物馆,以远超北美、欧洲同类博物馆的世界级藏量及品类,呈现电影历史长河。
馆内展出从19世纪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的余台珍贵电影放映机,涵盖中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十余个国家的重要经典机型,“阵容”堪称豪华,不容错过。
“声”入西影电影艺术体验中心系列
今天推出第五期
Vol.5电影发展史的“活见证”
点击收听讲解
本期
主讲
S仔
看起来像高中生的90后小姐姐,声音细小温柔,每次带游客走到大话西游奇妙屋时,都会保持神秘,坚决不剧透,悄悄移动到队伍最后,看大家在前面“惊声尖叫”。
世界电影放映机收藏博物馆完整展示出电影放映设备从手摇到电动、从木质到金属、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发展历程。每一台机器背后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动态影像的最初实现,可以追溯到一个叫做“笼中鸟”的装置——画片的正反两面分别画有小鸟和鸟笼,通过快速翻转,就能看到鸟在笼中的场景。
诡盘、走马盘等也是“视觉暂留”原理制作的装置,是人类开始探索动态影像的起源。
?利用人的视觉暂留原理制作的“笼中鸟”装置
?激发小朋友好奇心的“诡盘”
随后,人们基于对光影关系的认知,制作了“魔法幻灯”,即用煤油灯作为光源,把绘制在玻璃上的画面,经过凸透镜的反射,放大并投影出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爱迪生发明的灯泡取代了煤油灯,被作为更亮更稳定的光源应用在幻灯机上,由此为电影放映奠定重要基础。
?爱迪生与朋友在一起
摄影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对电影的诞生也至关重要。
19世纪7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酒店,围绕“奔跑的马是否有两只马蹄同时着地”上演了一场口舌之战。
为了一探究竟,英国摄影师爱德华·穆布里奇沿着跑道并置了24架照相机,并定下24个木桩,当马沿着跑道奔驰而过之时,马蹄拉动绳子踢断快门,马蹄腾空的瞬间依次被拍摄下来。
受此启发,“显示器”、“电影试镜”相继被发明制作。直到19世纪90年代,活动电影机的发明,使动态影像的摄制得以实现。
?爱迪生发明的活动电影放映机
?西影的世界电影放映机收藏博物馆内的手持摄影机
至19世纪末,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乔治?伊斯曼引入胶片作为记录连续影像的载体,电影终于“集齐”所有基础要件,于年12月28日宣告诞生。
?卢米埃尔兄弟在咖啡馆放映电影的场景
电影的历史也是电影技术的变革史。
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发展,基于电影胶片、电影摄影机、电影放映机的更新换代;历史特殊时期(如二战)珍贵影像的留存,得益于小巧轻便的手持战争记录仪;而小型家庭放映机的推出,则使电影从影院走向千家万户。
?无声电影时代的默片影像
?馆内展示的与有声、彩色电影诞生相对应的放映机
在世界电影放映机收藏博物馆内,珍藏着多款家用轻便型放映机。
?推动电影走进家庭的轻便放映机
其中,外壳造型酷似LV经典款女士提包的“蔡司牌提包机”,被公认为是一款集颜值和功能于一身的经典放映机。
?蔡司牌提包机
电影与中国的故事始于年——电影诞生十年后。当年,北京一家照相馆内,一款木质手摇摄影机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成为中国电影史的缘起。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电影放映机大都依赖进口。年,在周总理的关怀批示下,南京电影机械厂仿照乌克兰一款16毫米电影放映机,制造出第一台国产长江FL-16型16毫米电影放映机,俗称为“南京老五四”,是中国电影放映机的标志性机型。
20世纪60年代,我国自主研发了8.75毫米的窄胶片电影,并在全国各地组建放映队,将电影输送到广阔乡村和偏远地区,成为人民群众当时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想从一台台放映机、摄影机、照相机中,
探知电影历史长河,
找寻心中的珍贵电影放映记忆,
就来西影电影艺术体验中心吧!
Tips
西影电影艺术体验中心,坐落于具有60多年文艺积淀的西影电影产业集聚区,由电影老爷车博物馆、电影胶片收藏库、大话西游奇妙屋、电影制作技术科普体验区、电影服化道展示体验区、世界电影放映机收藏博物馆、光影互动体验区、西影厂史馆、天明广场、胶片电影工业馆等功能区组成,是全面展示电影历史与电影艺术、胶片电影工业发展史、西影电影艺术成就的综合性、互动性电影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