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触及ldquo生死rdquo

原来,我们已经“死”去很久了。这是31年前的电影《死亡诗社》引发的思想轰鸣。原来,我们可以从这一刻开始就学会有意义的“活着”。这是在圣诞节当天上映的动画电影《心灵奇旅》分享的心灵喟叹。一个以诗歌种下“生存的火种”,一个以爵士乐唤醒“灵魂的火花”,两部电影探讨的都是“生命”与“灵魂”。“打工人”“内卷”等热词被用来总结、挥别年,现实困境与自由意识似乎永远悖论,人们开始用戏谑表达来消解内心苦闷。此时,“我为什么活着”之类的哲学思辨听起来只能为平凡生活添堵,毫无吸引力。但《心灵奇旅》却以一场奇特想象与普世情感并存的心理疗愈,将“人究竟是被什么塑造出来”的故事讲得深入浅出。皮克斯出品的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设置了薯条森林、云彩城、诚实堡等虚幻大脑空间,呈现了各种情绪在大脑中的运作机制;《寻梦环游记》则构建了一个幽冥世界,点出了“遗忘才是死亡”的命题。《心灵奇旅》显然在世界观的设定上更为宏大:死后通往的生之彼岸、生前塑造人格的心灵学院、处于生死混沌状态的忘我之境,以及庸常忙碌的现实世界。从生到死,从痴迷到执念,影片创造了一个多重维度的“轮回装置”,为人物的奔赴与逃离、存在与幻灭提供了丰富的舞台。主角乔伊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中学音乐老师,他的梦想是成为真正的钢琴家。而就在他得到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次演出机会时,却一头栽进了下水道“死了”。从世俗的角度来看,乔伊是个十足的“loser”,事业家庭两头空,唯一坚持的梦想也因失足变成了笑话。乔伊在心灵学院遇到“22”后,不断向其展示着人生精彩之处,最终却崩溃了,无力地喊出“我的人生毫无意义”。好吧,这下乔伊连“loser”都算不上了。上课时与满腹才华的学生之间的惺惺相惜,弹琴时全然忘我的自由表达,在母亲的裁缝铺里接收到的温馨爱护……通通变成了荒芜的记忆废墟,“毫无意义”直接推翻了一生的辛劳跋涉,因此,连失败都不配。作为“生前之地”心灵学院里有个设定,等待新生的灵魂们从“个性展馆”这里得到人格,诸如“自恋、勇敢、胆怯”等性格彩色按比例分配,完成演化,才能得到去地球走一遭的机会。而拿到通行证的最后一步,就是获得“火花”。“火花”是什么?影片一开始没有给出答案,观众也看得懵懵懂懂。读书、射箭、音乐、舞蹈……每个灵魂都能在心灵学院找到足够点亮火花的东西,然后顺利“投胎”。可“22”却是心灵学院的“bug”,它对心灵学院里一切现实生活的象征事物都意兴阑珊,厌世又绝望,只想在心灵学院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对那个花团锦簇又遥远陌生的地球毫无兴趣。一个“不想生”,一个“不想死”,两个灵魂产生了奇妙的碰撞。我们为何来到世界的,又将去往何处?是假装的?还是真的忘记了?很显然,乔伊坚信自己是为爵士乐而生的,那是他一生的光,如果完不成那场梦寐以求的表演机会,他将身处阴沟、碌碌无为。“22”则是认定自己不该来到地球的,不小心掉进乔伊的身体后,周围的一切都让他极度排斥与恐惧。但当乔伊真的钻了“生死轮回”的空子,完成了那场演出后,他却再次重新感受到了空虚;“22”尝到了披萨的味道、感受到了乔伊母亲的关照,甚至仅仅是握住了凋落下来的树叶、脸颊触到了风的轻抚时,她开始爱上了“活着”。“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俄国诗人巴尔蒙特曾在诗中写道。影片跟巴尔蒙特的角度一样,造物者为每个灵魂设定了方向或喜好,即影片中的“火花”。乔伊最开始是无法理解“22”的“火花”究竟是如何找到的。甜美的糖果、秋日的落叶、地铁里的音乐……那分明是日常生活里随处可见的细枝末节,这些微不足道,甚至庸常乏味,哪里比得上音乐里的欢呼雀跃,追求理想路上的火树银花?可当那些“目标”完成的时候,人生并没有因此更加丰盈,反而有一种莫名的空虚。“爵士乐”是影片很重要的字眼。乔伊爱爵士乐,“22”却不知道爵士乐是什么,而当它每次捕捉到了跟乔伊同样强烈的对“活着”的渴望时,都会欣喜地认为自己足够“爵士”。爵士乐最讲究即兴,它的兴起得益于新奥尔良社会氛围的自由与开放,爵士乐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形式上也越来越灵活。这也是影片的精髓所在,生活的意义本无确定的答案,更非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跋涉某个山头,流向某个大海。“火花”就是某个节点,某个感受,某个认真生活的侧影。正如《死亡诗社》中的一句对白,“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乔伊来到生之彼岸后恐慌异常,他不能接受突然消逝的生命,因为没有到达“心之所向”,因此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就连曾经一次次在弹钢琴时进入“忘我之镜”的喜悦都不值一提了。如果追寻路上尽头的那块路标才有意义,那拿到了那块路标,之后呢?生命就成了一场漫无休止的长跑。乔伊完成的那场演出没有想象中的波澜壮阔,皆因“活着”本身就是一支狂想曲,温柔的馈赠得到太多,就像在海水里游得久了的鱼,都忘了自己置身大海。所以“忘我之镜”里有痴迷,更有执念,需要亲身去体悟生死,领略荣光与平凡。如果你捕捉到了生命中每个信号的“火花”,那我祝贺你。如果你还是想要拥有求而不得的梦想,那我想要鼓励你:去吧,去收集世间的吉光片羽,就像从未受过伤的样子。TheEnd往期推荐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shixingye.com/yshyjy/136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