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看到标题就有很多人要卷着袖子找跑题姐吵架。不过作为全能吵架王,我想请你先回答一个问题,最近自己掏腰包买一张CD,是什么时候的事了?最近跑题姐的手机里音乐播放列表里挤满了各种影视歌曲,随便看了一下前20首中文歌,除了两首来自陈粒,剩下竟都是影视主题歌和推广曲,不然就是电视综艺节目版本的歌手演唱歌曲。在如此不景气的唱片市场里,与影视联姻似乎成了歌手突围的唯一出路。今天的话题也没那么产业,咱们就随便,听听歌,聊聊影视金曲。
天王天后复出发大招
近两年,在歌坛沉寂许久的天王天后,很多都选择用电影歌曲推新作。其中王菲助阵《匆匆那年》,那英献声《何以笙箫默》和朴树给《后会无期》写《平凡之路》是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事件。当时跑题姐已经坐在《匆匆那年》的发布会现场,忽然一个穿着白衬衣牛仔裤的女神出现了,全场的记者都惊呆了,事先没有人告诉我们,王菲竟然真的来给张一白站台了——《匆匆那年》的主题歌发布会,至今让每一位在现场的记者(跑电影的年轻记者也是很难见过王菲活人)都记忆犹新。从《因为爱情》到《匆匆那年》,已经不再在意歌曲产量甚至不太在意歌曲质量的天后,真的只有给朋友“帮忙”的时候,才给你唱首新歌。五年没出新歌的那英除了做好声音的导师,自己的音乐事业好像真的没有在打理。不过去年,献唱《何以笙箫默》还是成为了话题事件。电影的口碑有目共睹,不过这首歌却成了那英这几年为数不多的“业绩”。主题歌发布会在大学校园举行,制作人高晓松直言,《默》是他入行20年见过最大规模的一次单曲宣传发行,除了声势浩大的发布会,除了铺天盖地的网络平台推广,“内地所有机场、高铁、车站,家卡拉OK,一天砸进万元,这是一次我前所未见的单曲推广”。另外一位借电影主题曲“复出”的歌手朴树,当时和韩寒的合作,让不少文艺青年(和中年)都期待不已。不过比起这首“VR,VR……”本人更喜欢他后来给侯孝贤导演的《刺客聂隐娘》写的宣传曲《在木星》,来,让我们一起“压一压,君归来”怀旧金曲重装上阵
这一类电影的题材往往都能扯上“情怀”,而重新演绎歌曲的也许并不是当年的原唱,比如音乐才子李健与吴宇森的合作,比如张信哲终于唱了《IBELIEVE》,比如莫文蔚和周星驰这一对怨侣“活久见”的《世上始终你好》。年7月17日李健受邀为吴宇森执导的史诗爱情《太平轮·彼岸》演唱电影推广曲《假如爱有天意》,正式推出录音室版并收录在李健第六张创作专辑《李健》中。这首歌其实是李健翻唱韩国同名电影的主题曲。不过跑题姐当年第一次听到这个旋律是来自小猪罗志祥为偶像剧《斗鱼2》演唱的主题曲《灰色空间》。(有人要跟我击个掌吗?这旋律真的讲了三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也是魔性。)天了噜,在得知张信哲为《我的新野蛮女友》唱《IBELIEVE》时,跑题姐居然觉得他是“再次演唱”。后来反应过来,当年《野蛮女友》最火的时候,那两个中文版的演唱人居然都不是张信哲。一个是孙楠,一个是范逸臣……这三副嗓子,套上面具我肯定分不清。《世间始终你好》是83版《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由香港著名歌唱家罗文、甄妮合唱,年1月,莫文蔚、郑少秋献唱周星驰新电影《美人鱼》宣传曲《世间始终你好》。由于莫文蔚和周星驰的“同框”,让这首宣传曲的信息量略大。歌真的红了
在“借”歌做主题曲,用歌手的名气推动电影名气成为主流做法的时候,也有些电影主题歌是真的自己红了。比如筷子兄弟的电影《老男孩》主题曲《小苹果》,比如《夏洛特烦恼》的主题曲《一次就好》。像这么耳熟能详的歌,还要再听一遍吗?最后,还有一类以歌曲做IP的电影,何炅导演的《栀子花开》和高晓松监制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以及《爱之初体验》口碑和票房都不太理想,不知之后还有没有人想做这样的尝试,也许与影视作品相比,歌曲的容量真的是无形的,具象化了反而就没意思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