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484869.html
前段时间电影《一秒钟》艰难上映,今年七十岁、拍了四十几年电影的张艺谋在影展上说:“这是献给电影的一封情书。”
但看过的观众或多或少有些愤懑:这封所谓的「情书」里,好像没有一个人是真的爱电影:
三个没有姓名的主角,逃犯是想看前头新闻简报里女儿出现的那一秒,小女孩是为了拿胶片做灯罩,范电影是为了保住放映员这个职位。而乌泱泱填满了电影院的群众,不过是精神贫瘠年代的故事背景。
而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们似乎都不爱电影,甚至不懂电影,但他们偏偏是电影最终要抵达的所有人,就如同坐在银幕前的你我一样。
也许可以套用矮大紧老师的一句话:电影这东西就像海面上的灯塔,大多数人搞不清它是如何发光的,但它确实曾把海面照亮。于是即使有一天灯塔熄灭了,海面一片漆黑,我们也本能的知道要往哪走。
这也是许多电影节、电影展存在的意义。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我们失去了电影院的春天,失去了平遥电影节,失去了还不到60岁的大师金基德,也许我们还会失去更多,就像被阉割得连主角的名字都不剩的《一秒钟》一样。但仍有一些火光在坚守着,比如因为疫情从夏季一直延迟到冬季,终于在年尾成功开幕的法国电影展。
从年开始,法国电影展坚持在中国人的银幕上放映不同主题的新近法国长片,今年是第十七个年头。
今年的片单里,有是枝裕和执导的首部法日合拍片《真相》,“新浪潮”衣钵的继承者菲利普·加瑞尔的新作《眼泪之盐》,还有刚拿下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提名的《我失去了身体》……
一共八部作品,于圣诞日抵达武汉站,在卢米埃凯德影城正式启幕。
《真相》
这部片子起源于一个影迷与另一个影迷的故事。
法国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一直是是枝裕和的影迷,几年前的一次电影节上,她找到后者,说希望一起拍个电影。于是是枝裕和便开始写作《真相》的剧本,并于写作的过程中决定邀请自己的偶像、76岁的法国传奇女星凯瑟琳·德纳芙出演女主角之一。
《真相》依然是是枝裕和往日电影里的主题:家庭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步入晚年的法国著名女演员(几乎以德纳芙为原型)出版了一本自传回忆录,比诺什饰演的女儿带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从纽约回到巴黎参加母亲的新书发布会。久别重逢,母子俩却因为对往日所谓“真相”的认知差异而爆发矛盾,互相指责。
有人曾担心这部片子会出现水土不服,故事发生在巴黎,剧情简介看起来也不算有吸引力。但熟悉是枝裕和的影迷都明白,他的电影其实很难用文字来表述,光线的变化、风摇动的角度……
是枝裕和是全日本声音最小的导演,从来不讲波澜壮阔的故事,却总能把日常变成一把温柔绵密的手术刀。
《祝你生日快乐》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同样由凯瑟琳·德纳芙主演的《祝你生日快乐》,讲述的亦是一个家庭故事。
但故事呈现的情绪却与是枝裕和截然相反。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一家人聚在一起,庆祝母亲的七十岁大寿,其间,离家多年的妹妹突然回归,成为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中国观众很容易在这种大型家庭聚会里找到共鸣,看似其乐融融,其实各怀心思。炫耀、讽刺、怨怼、争吵,如同切入了快节奏背景音乐的蒙太奇时刻,混杂着温情和冷血、柔软和刺激、嬉笑又剑拔弩张。
但一如期待,也如现实中大多数剧本一样,即将分崩离析的人群最终依然会因为亲情和解。每到这种时候,法国人总会摊摊手:“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
《眼泪之盐》
《眼泪之盐》是一部黑白片,也是导演加瑞尔一贯的男欢女爱题材。
男主角Luc是一个来自外省的浪荡子,一路不断与女人邂逅、狩猎,三个性格各异的女人,在Luc的生活中扮演着爱的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判断与状态,Luc游走于其间,得到、失去、复又渴望。
若要安到严格的中式价值框架里头,这几乎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关于渣男的故事,但主观来看,Luc本质上是大多数人隐秘的角落。
比起叙事,电影里镜头的美感显得更为动人。比如女孩在窗前洗澡的一幕,与古典主义油画《泉》相似的构图,女性丰腴、饱满的气息呼之欲出,又略带点时光即将流逝的伤感。
而故事的后来,Luc与父亲对谈,经历父亲的到来与逝世,终于在悲伤之中完成成长,这一部分也刚好与导演自己的人生故事重叠。这部片子被称作过去十年加瑞尔电影的集合,不失为一个快速了解后新浪潮的窗口。
《好梦一日游》
发生在巴黎的故事似乎永远也离不开情爱,即使是即将分崩离析的情爱。
60多岁的过气漫画家维克多因为事业受挫,生活也陷入自暴自弃模式。结婚超过40年、对生活依然有浪漫热情的妻子对此感到失望,提出离婚并另结新欢。儿子不愿看到家庭破裂,于是便给维克多找来了一张“时空体验券”,让他有机会选择“回到”过去的某个美好时刻。
《好梦一日游》是武汉站的开幕影片,因为高度相似的设定,这部片子被网友戏称为法国版《甲方乙方》。
同样延续喜剧的剧本悲剧内里,《好梦一日游》里也穿插着对爱情与忠贞的怀疑、“中年危机”的老年升级版以及所有美好不过是骗子操作的精神鸦片式幻灭。
局中局,戏中戏,好梦只能在一日游。
《我失去了身体》
这是一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像恐怖故事的片子。
据说导演在完片之前甚至想过很多更糟糕的名字,例如《我把手给锯了》、《我找我的身体》等,但还是想要保留「手」作为第一视角。
故事的开始,一只手从冰箱里逃了出来,在巴黎的大街上穿梭,试图寻找自己的主人。电影用的是双线叙事,在这只断手不断奔跑,与鸽子、老鼠斗争的过程中,外卖男孩与心爱的图书馆女孩的故事也同步展开,补充了手为何会丢失的部分。
片子的隐喻很直白——一个寻找自我的故事,但这个故事摆脱了观众对这类题材,甚至动画载体本身温暖明艳的刻板印象,粗糙的人物线条、被踩爆的眼珠子以及作为意象的永远抓不住的苍蝇,在鲜血和尖叫中温情和绝望来回切换。
那么,破镜重圆的故事究竟能否发生呢?
《南法撩妹记》
黑人男孩菲利克斯在沙滩与南法女孩一见钟情,但第二天一早,女孩赶火车回了老家。不甘心的菲利克斯决定拉着发小以及“白嫖”来的司机爱德华,奔去里外的南法小城寻找“真命天女”。故事就此开始。
作为一部公路片,《南法撩妹记》延续了这类题材惯有的喜剧纪事。几个主角介乎于愚蠢、讨厌和可爱之间,让人略微感受到尴尬却又足够真实。
而最终走向疗愈,也是公路片大差不差的套路。在速冻的冬日里,花两个小时回顾夏日的暖阳与沙滩,轻松一笑罢。
《西比勒》
《西比勒》是今年戛纳主竞赛单元入围的三部法国女导演的作品之一,自然,也是一部女性主义题材的电影。
40岁的Sibyl曾是一位女作家,后来转行成为心理咨询师。某一天,她突然决定重返作家身份,却在窃取女演员亲身经历作为写作素材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她和男演员的情史跟自己的过往极为相似。
现实与想象由此混为一体,Sibyl在多重身份中切换,努力想要纂取更多,让人反思女性在非弱势叙事下的自我控制与和解。
意识流的叙事、不断变化的情绪细节与破碎的剪辑让影片略显怪诞,正如人物本身一样,这是一部努力想要囊括更多元素以至于几近失控的电影。
好在,它最终还是囊括下了所有表达。
《一出大戏》
失业已久的话剧导演Etienne,在某天接到一份特殊的活——给当地监狱的一支由囚犯组成的队伍上表演课。
故事有一个注定充满了冲突与戏剧的开场,但Etienne决定让其走向意识流,于是他给囚犯们挑了《等待戈多》这个本子。他觉得囚犯们过的也是这种无尽等待自由,就像人们等待戈多那样的日子。
但最终,陷入无望等待的却是Etienne,因为他的演员们在登台前集体越狱了。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影片,看似荒诞,却充斥着对自由、文化、伦理的反思。而电影里大量的城市与乡村视野,则是眩晕的希望,是“今晚不来了,但明天晚上准来”的戈多,在导演看来,这些对比强烈的冲突,就跟囚犯们在排演的《等待戈多》一样荒诞。
??
比起院线,电影展的电影,往往能因为不够成熟而展现出在别处看不到的冲劲和自由。就像去年西宁的First青年电影展上那句流传很广的话:
“当灯光暗下的时候,电影在你的面前,当灯光再次亮起,电影在你的心里。”
持续到明年一月末的每个周末,来法国电影展看一场辞旧迎新的电影吧。
不管你觉得它是一部娱乐效果满分的爆米花片还是一部承载着作者表达的艺术电影,哪怕只是在光影的变化里睡一觉,那也是繁冗生活里一个偷憩的角落。
法国电影展购票TIPS:
1.小程序“卢米埃影城+”、卢米埃影城官方APP、猫眼、淘票票均可购票;
2.凡是购买今年法国电影展映电影票的观众,还将有机会获得小牛电动车一台!具体细则请咨询主办方。
better福利
法国电影展观影票*10
添加better君/桑/酱了解福利获取方式
text
无双photo
来源于网络
??
#你今年看了什么好电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