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战疫,我们在行动

皮肤科医生彭洋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16/9192503.html

在全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文化产业从业者以自己的方式,与前线的医护工作者们并肩作战。同气连枝,同气相求,在全民战“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响应:撤档停工,坚守初心

随着疫情的蔓延,自1月底《姜子牙》《夺冠》《囧妈》等七部“春节档”影片先后宣布撤档开始,各类景点和文娱场所相继关闭,国人迎来了首个春节档的“文娱空白期”。

“之前灯塔票房预测今年的春节档期预计产出50亿元至60亿元票房。虽然撤档会让大家承受损失,但我们更不愿让观众增加患病风险。”北京一家院线的负责人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为响应全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避免人流密集处的交叉感染,影院作为人员密集型场所正处于停业状态,具体什么时间开业还需等通知。面对疫情带来的“空白期”,他们正与业主方进行减租沟通,而相关电影主管部门也正积极了解影院的困境,以便进行政策扶持。目前,包括影院在内的相关文化娱乐场所,在停业时间内都针对疫情防控推出了相关举措,不仅对现有人员及家人的健康状况统计、严格落实防疫措施,也在积极为恢复营业做着筹备工作。

面对疫情,众多剧组积极响应、暂停拍摄。“我所在的剧组目前已经将人员精简到最少,大家都在酒店内自我隔离,等待复工的通知。”身在横店影视城的青年演员陈子由告诉记者。他表示,对于抗击疫情大家都很有信心。

受疫情影响,影视行业各生产环节陷入停滞,作为出品方的影业公司承受着多方压力。“我们计划上映的影片档期,会根据市场情况做变更。目前处于疫情期,我们就把主要精力放在新片筹备上。疫情结束后,好作品才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恒业影业北京公司副总经理廖文斌希望影视公司能与其他相关行业一样,在尽到力所能及社会责任的同时,顶住压力、攻坚克难。

中国电影最好的“票房”,就是人民的安康和幸福;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最佳的“档期”,正是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面前,中国影视人毅然选择了担当责任。

变局:网播火热,媒介联合

随着疫情产生的“文娱空档期”,传统的电视媒介和崛起的视频网站、短视频应用迎来了机遇。各大视频平台的点击率和注册用户不断攀升。多家视频平台不仅主动调整内容排播,及时推出与疫情相关的宣传专栏,还开放版权内容与各家文化品牌强强联合。其中,优酷通过“百部精品公益展播”“新春贺岁大联播”、防疫主题节目排播等方式,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阿里文娱优酷总编辑张丽娜告诉记者,春节假期,优酷日活跃用户数和用户时长都创下新高。疫情期间,也是内容创新的机遇。优酷紧急筹备,不到48小时就策划上线公益直播节目《好好吃饭》,通过“宅家艺人”这一群体,以直播方式教观众们烹饪。优酷的“在家上课”计划,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的直播工具和免费课程,已有多家教育机构加盟。

疫情期间,电影《囧妈》《肥龙过江》以及网络剧《热血同行》《乡村爱情12》等在网络端首播,也丰富着百姓的文化生活。《热血同行》总制片人、编剧梁振华说:“在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鼓舞心灵、燃起希望的作品,希望观众能和剧中的青年奋斗者们一道携手并肩、克服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化产业的“战疫联军”中,涌现出不少新生力量。1月22日,原创视频制作者“林晨同学”记录新冠肺炎疫情下武汉真实情况的Vlog视频,引起全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shixingye.com/yshyqj/153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