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资本潮退融资难加速行业洗牌倒逼回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_zx/emwsafw/
时代周报记者吴怡发自广州“我认为中国电影的第一次危机正在到来。”6月18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直言不讳。“冷清”,不少电影人这样形容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相比于年各大影视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公司甚至互联网公司纷纷布展的盛况,这两年的电影节显得有些“落寞”。同样冷清的还有影视业背后的资本。与估值高峰相比,多数影视企业如今总市值跌去了60%以上。根据Wind数据显示,当前传媒板块整体估值水平已处近5年来最低,仅为年峰值时期的1/4左右,回落到与年相持平。“年票房增长缓慢,大家都以为挑战来了,其实现在才是。资本对影视行业的投入正在大幅度减少,很多电影公司出现了融资难(的现象)。”王长田这样说道。电影节外的现实世界,关于影视企业的股权质押风波不断,除了华谊兄弟,被卷入其中的还有欢瑞世纪、长城影视、天神娱乐等,为了平息舆论的围剿,部分企业采取了提前解除质押、增持股份、发布股权激励计划等一系列措施,以挽回投资者的心。与此同时,影视行业的监管还在进一步收紧。6月21日,被爆出“财务数据问题”的东方网络宣布终止收购华桦文化51%的股权。此前,文投控股也陆续终止了对海润影视、宏宇天润和悦凯影视的收购,持续了将近一年的收购重组“竹篮打水一场空”。“影视企业的‘难’,分为两个维度:一是产业难,二是资本难。”深圳国中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扬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一方面影视行业制度不透明,市场不规范,容易被资本玩坏,虚假繁荣过后将经历去泡沫化的阵痛;另一方面,影视行业的乱象也在透支市场和投资者的信任,资本撤离已成事实。逃离影视板块热钱开始逃离文化影视行业。东方财富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文化传媒板块二级市场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的状态,累计净流出超过亿元。事实上,资本大撤退早已开始。Wind数据显示,文化传媒板块–年以来,企业通过IPO首发、增发、可交换债等形式募资金额分别约为: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以及亿元,其中年以来企业的融资金额下降显著主要源于增发募资大幅减少。这其中不乏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易凯资本CEO王冉预计,今年下半年流入一级市场的资金将会出现断崖式下跌,受其影响,中国一级市场的估值水平半年内会普降30%,个别之前泡沫比较严重的领域甚至可能会下降50%以上。“在未来的一两年时间里说不定有几千家影视公司要倒闭,数量本身太多,现在既没钱了,又不赚钱,还留在这干嘛。”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直言。这与三年前的光景相去甚远。年,同样是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王长田在“电影新常态:互联网+与产业升级”论坛上称:“阿里给我们投了24个亿,马云说我之所以见你,是对中国电影怎么做到亿元感兴趣。至于具体电影做什么、怎么做,没有太大兴趣。”这一句充满野心的话正是当时影视行业的真实写照。亿元目标的背后,是来自于电影行业高速增长的信心。彼时,千亿资金流入影视行业,小成本的电影票房神话陆续上演,影视企业高估值并购风行,不少A股上市影视公司年度营收增幅超过50%。不少手握着资金、资源、流量的大企业,也开始一只脚跨入影视圈。通过收购买卖重新包装的上市公司,开始“换一张面孔”宣布转型进军影视。“那时不管懂行还是不懂行的,都觉得投资影视公司或者影视项目能赚钱。”一位影视企业高层向时代周报记者感叹。据Wind数据统计,–年,影视业并购重组分别发生了29起、46起、88起以及逾70起,涉及资金亿元、亿元、亿元和多亿元。然而,影视行业繁荣的背后也乱象丛生。上市影视公司高估值收购艺人经纪公司,明星资本化;机构和艺人突击入股影视企业,等待上市暴富盛宴套现;影视企业左手倒右手财务数据造假,上市后业绩变脸;影视巨头海外大手笔收购,被质疑转移资产;投机分子联合融资平台洗钱,票房造假炒高股价……“虽然我们的票房表现的确很好,也在不断增长,但是真正在行业里的人知道,影视行业正在走向水深火热。有些行业内的行为是透支未来,完成对赌后又迅速撤出,伤害了投资者的感情。”王长田说道。年以来,监管层开始出手整顿传媒影视行业,包括上市公司高估值收购明星空壳公司屡被叫停,企业上市重要股东退出机制得到完善,不少影视企业因为信息披露不合规收到警示和问询,业绩不达标的企业主动撤回IPO等,近来的猫眼预售退票事件和阴阳合同事件也在着手调查中。“近几年,政策对于大影视板块的监管风向趋严。从资本角度来看,早期公司估值过高,一二级市场倒挂,投资空间狭窄,风险较高。此外,如果IPO通道收缩,财务投资者缺乏退出的机会,企业的投资价值相应减弱,也会让绝大多数资本撤离。”深圳国中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扬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企业“融资难”广证恒生传媒行业负责人肖明亮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资金流出、风险偏好下降、估值下挫使得近三年影视板块市场表现趋于惨淡,同时相关并购重组过会更加困难,一级市场相关资产的投融资冷淡。影视并购收缩,意味着影视资产通过并购进入资本市场的通道收窄,这对于一级市场的存量资产而言退出风险加大,也使得通过IPO退出或者融资的模式受到挑战。最直接体现在,近两年来影视类资产通过股权融资的规模下滑明显,增发认购资产意愿不足。广证恒生研究显示,近两年上市企业的定增融资规模锐减,影视动漫类上市公司–年定增融资规模分别为:亿元、亿元、96亿元、43亿元,主要源于增发过会难度加大,同时由于板块的持续下跌导致定增发行困难,倒挂现象严重。变现前景暗淡,热钱散去,直接导致不少影视企业陷入“融资难”的困境。“连电影上市公司也比较困难,手里没有钱,发债困难、贷款利息提高、股权质押有新规定。”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王长田大吐苦水。“影视传媒业投资风险加大,整个行业进入去泡沫期。影视企业的融资渠道、融资额度、融资成本和融资要求等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较之以往更加不容乐观。”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股权融资收紧,近两年影视板块债融规模明显加大。–年上市影视公司长期借款规模合计分别为55亿元、82亿元、70亿元;发债融资规模分别为5.4亿元、56亿元、66亿元;短期借款规模分别为64亿元、72亿元、亿元。这意味着影视板块面临的财务压力也会有所加大。此外,在近一年来市场整体发债难度加大情况下,影视企业融资成本明显提升,尤其是民营影视企业融资压力相对更大。广证恒生传媒行业负责人肖明亮证实,影视企业发债的主要还是国企背景或者细分龙头类企业,部分影视企业通过发债融资还是相对困难,不少企业发债成本甚至8%–9%以上还是比较难发出去。另外,向银行贷款近两年明显增多,成为影视企业核心融资来源之一。高质押因缺钱“融资难”现象倒逼不少影视企业走上股权高质押的道路。根据中登数据显示,A股24家影视动漫类企业总质押比例达到20%以上的约14家,其中有5家企业质押比例接近或超过40%。尽管近日股权质押的风波席卷传媒影视业,但不少企业依然采取补充质押的方式融资,其中包括慈文传媒、奥飞娱乐、华策影视、凯撒文化等等。股权质押由于方式灵活、程序相对简单,成为了上市影视企业重要的融资手段,不过质押爆仓的风险也引起业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shixingye.com/yshyqj/172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