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角色制作电影特效制作领域的发展重点和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8.html
虚拟角色制作被誉为影视特效行业的圣杯。如何成功跨越恐怖谷(UncannyValley)、创造更具真实感的虚拟角色,是电影艺术家和科技工作者长期面临的艰巨挑战。随着表演捕捉技术和CG模拟技术的不断进步,优秀虚拟角色层出不穷,不断刷新这一领域的技术与艺术水平。虚拟角色制作首先需对扮演者进行全方位数据采集(重点在于面部)、建立3D模型,再根据剧情实施表演捕捉,通过特效制作完成虚拟角色,并合成为最终镜头。电影级数据采集主要采用支架方式固定采集设备从各角度获得演员面部静态轮廓和动态表情数据,知名的有Otoy公司的光舞台(LightStage)、迪士尼公司的美杜莎(Medusa)、DI4DPRO等,其中源自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ofSouthernCalifornia,USC)的光舞台系统是这一领域技术创新的奠基者,主要利用极化球面梯度照明(PSGI)技术实现亚毫米级的面部细节采集;美杜莎是迪士尼苏黎世研究院的多年研究成果,可在常规光线和无标记点的情况下以视频形式采集数据并计算形成动画网格;DI4D则基于摄影测量和光流跟踪技术,同样无需标记点和结构光。类似设备也有国产化应用,如我国诺华视创公司自主研发的面部采集系统等。在面部基础信息采集完成后,还需采用ViconCara、Faceware、DI4DHMC等头戴式面部捕捉设备对演员进行面部表演捕捉,并配合动作捕捉服、现场传感和光线采集设备获得肢体动作数据,进而完成演员整体的表演捕捉。经过长期实践,表演捕捉设备已实现轻便化和无线化,表演捕捉的精致细腻程度得到显著提升,随着游戏引擎的引入,现场画面已经可以实现即时渲染和合成,从而可将表演捕捉上升至情感捕捉(EmotionCapture)层级。新西兰维塔数字(WetaDigital)公司拥有全球顶尖的虚拟数字角色制作团队,成功塑造了《魔戒》《阿凡达》《猩球崛起》等影片中的虚拟角色形象;年上映的《阿丽塔:战斗天使》影片中的阿丽塔形象被认为是情感捕捉上佳之作,制作团队对演员面部、牙齿、牙龈等进行数据采集,并深入研究肌肉、骨骼和脂肪组织的运动数据,根据角色在影片中的所有戏份对演员进行了细致的全身表演捕捉,最终作品避免了动画风格角色的“恐怖谷”效应。其他知名数字角色制作团队还包括创造《魔兽》《头号玩家》中诸多虚拟角色的工业光魔(ILM)公司,创造了《银翼杀手》中的瑞秋、《终结者5》中年轻版施瓦辛格、《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中幽灵船长等虚拟角色的特艺MPC(MovingPictureCompany)公司,以及创造了《复仇者联盟》中灭霸,并将诸多已过世明星形象进行数字化再现的数字王国(DigitalDomain)公司等。游戏引擎的发展进步为虚拟角色制作创造了支撑条件,虚拟角色实时渲染和呈现效果逐渐逼近离线渲染。史诗游戏(EpicGames)公司联合腾讯、CubicMotion和3Lateral等公司合作打造的塞壬(Siren)项目是其第三代实时虚拟角色作品,代表了当下实时虚拟角色的最高技术水平。项目采集演员面部多个特征点,反馈并驱动已构建完成的3D面部模型,最终以60fps的帧速率输出高质量角色动画,延迟仅15毫秒,输出结果可直接应用于游戏和商业广告,经过简单后期制作和修改后则可实现电影级作品应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shixingye.com/yshyjy/14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