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中国影视国际传播研究
栏目主持:石嵩
作者:李苒等
版权:电影评介杂志社
来源:《电影评介》年第16期
符号学视角下的中国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
李苒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
李佳仪
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传播系博士生
提要: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交融与冲突不断重构着国际传播的内容和渠道,在传播技术和形态逐渐丰富的同时,文化场域之间关于话语、权力关系的碰撞也使传播者与接受者更注重传播文本的解读。电影与电视作品既是综合艺术的体现,又是文化传播的载体,突破文化壁垒、触达多样性的受众并实现文本的解读与文化认同是影视作品对外传播的最大诉求。在“文化折扣”影响下,影视作品与生俱来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其在面对异己的文化场域时,必须架构起完整有效的符号解读与重构体系。随着中国影视业的工业化发展、本土影视专业人才的孵化、影视文本内容的丰富以及类型的多样化的开发,中国影视作品从市场体量到内容质量都进入了上升期,影视作品对跨文化传播的方法与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渠道仍然较为局限且海外市场空间相对饱和,因此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影视作品怎样在跨文化传播中得到更高的文化认同、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仍然是重要的研究范畴。年的疫情为全球电影市场带来重创,电影市场呈现出了不同于往年的特殊趋势,市场的停滞也使电影市场总票房、上映影片数量、上座率等各维度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疫情的影响下,影视作品的传播不仅面临跨文化传播的障碍,更是面临市场停滞的大环境影响,在有限的资源下进行有效的影视作品传播路径规划已然变得更加重要。
详见《电影评介》年第16期第1页
空间·时间与生态
——UGC模式下社交媒体视频生产与传播研究
沈嘉熠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岩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博士生
提要:从论坛、社区的图文时代,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