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影丨年第11期ld

白癜风医院咨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影视现状研究

作者:李玉杰等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当代电影》杂志社

来源:《当代电影》年第11期

流散理论视域下

“新移民”题材电影的叙事困境

《山河故人》海报

文李玉杰

提要:自改革开放之后,颇成规模的跨国移民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作为对这种现实的回应,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移民题材电影。此类电影实际上是世界范围内的流散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其他国家的同题材经典之作相比,中国“新移民”电影在叙事伦理和叙事策略上还存在诸多美学短板,甚至很多作品只具备材料价值而缺乏艺术价值。

关键词:移民电影流散叙事伦理美学问题

详见《当代电影》年第11期第页

基于量化分析的

中国艺术电影作者意志与作品形态考察

《撞死了一只羊》海报

文丁晋

提要:本文认为通过结构主义叙述学与电影文本量化统计的结合,可以对电影创作实践发展有一个更为清晰理性的认知,如果进一步对量化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处理与思考,如通过计算叙述倾向比值和零视觉听觉聚焦比例,或许可以揭示出更多潜藏的、单纯依靠观影过程难以发现的、甚至创作者并未明显意识到的深层结构上的创作发展变化。由此使结构风格变化的探究理性推进,明晰电影创作序列中的作者意志与作品形态拐点,对新世纪以来中国艺术电影创作实践发展有更加深入准确的认知和把握。

关键词:结构主义叙述学量化分析作者意志作品形态中国艺术电影

详见《当代电影》年第11期第页

文学伦理学视域下

国产青春电影的情感表达与叙事策略

《过春天》海报

文余琼

提要: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在经历了序幕期的势如破竹、瓶颈期的乏力退潮之后,迎来了调整期的创作暖春。这种暖春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类影片在情感表达与叙事策略方面的探索调整。在情感表达上,从单一化的“纯爱”模式到爱情、友情、亲情以及个体成长过程中复杂心理状态的多元呈现;在叙事策略上,从沉溺于“怀旧”叙述转向探索“成长”主题。然而,作为青春片主角的青春生命个体,其情感与成长必然受到其所处社会伦理的规训与掣肘。本文将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试图分析此类影片情感表达与叙事策略背后的伦理环境与所蕴含的伦理价值。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青春电影情感表达叙事策略

详见《当代电影》年第11期第页

电影作品伴随文本的考察互鉴

——以网络文学改编电影为例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海报

文张慧伦

提要:电影作为符号文本携带着大量的“伴随文本”,它们参与了电影制作、宣传与接受的各个环节,被观众同时接收,进而影响对电影文本的解释。伴随文本具有宣传、引导和评价等重要功能,辅助电影作品的文本意义生成。考察伴随文本与电影原文本之间的互动带来的影响,有利于为当下芜杂的影视发展现状提供一个理性把握的进路。从伴随文本的角度切入电影研究目前还有较大的研究推进空间,如何充分利用伴随文本的价值,促成电影创作与批评的多元化发展,是值得探讨并着力思考的论题。

关键词:伴随文本网络文学电影改编互动影响功能价值

详见《当代电影》年第11期第页

网络大电影审美价值的缺失与对策

《睡沙发的人》海报

文杨贝贝宋培义

提要:作为互联网语境下影视内容生态的重要参与主体,网络大电影是新时代电影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受众消费主义的接受观和专业团队缺乏的行业格局下,网络大电影审美价值的缺失仍然成为行业常态。谋求网络大电影审美价值的提升,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一“美”的创作规律的重申,探索网络大电影作为艺术的审美创作逻辑,形成网络大电影创作群体作为艺术创作者的身份认同,从而促进网络大电影的精品化发展。

关键词:网络大电影审美价值对策

详见《当代电影》年第11期第页

编辑:谢鹏翔

校对:赵腾飞

更多精彩内容等您共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shixingye.com/yshyqj/11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