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影视现状研究作者:黄文山等责任编辑:檀秋文来源:《当代电影》杂志社来源:《当代电影》年第11期“后美术电影时代”中国动画电影的征候与文化自觉文黄文山提要:本文以传统的美术电影为基点,将年至今的中国动画电影实践定义为“后美术电影时代”,并将该时期的国产动画电影描述为卡通电影。卡通电影生产者因为未能正确对待和解读本土的民族文化,导致美日动画样式深入影响卡通电影的生产,使其变成“非他非我”的杂合体,无法正向表达、传播自己的文化,“文化自觉”是改变卡通电影生产现状的重要途径。关键词:“后美术电影时代”卡通电影征候文化自觉详见《当代电影》年第11期第页文章片段新中国早期动画电影又称美术电影或美术片,是中国动画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产生于新中国成立后到年国营电影制片厂改制前的特殊历史时期,是中国特殊体制下的文化产品,也是新中国早期动画的重要实践成果。它属于动画电影的范畴,但又与现今普遍的、以商业诉求为目的的动画电影有一定差别。“动画”一词的英文有“animation”“cartoon”“animatedcartoon”等几种描述,翻译过来即为“动画片”“卡通片”。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与国际社会的逐步接轨,动画片成为通用的表述词。该时期的国产动画主要是模仿、学习美日动画,在表现形态上符合当前国际商业动画的表征,是现阶段中国动画电影的主流形态。本文即以该时期的动画电影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区别于“美术电影”的表述,将该时期的动画电影表述为“卡通电影”。当然,这个概念本身也包含了外来的和杂合的属性特征,以它来描述“后美术电影时代”的国产动画电影更具有特别的意味。今日重提美术电影,并将当前的历史阶段定义为“后美术电影时代”,其目的不是提倡回归美术电影,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可资立足、给予思考的文化艺术形态,使我们认清今天的卡通电影处于怎样的一个历史位置,缺失了哪些东西。如此,或可有助于卡通电影从美日动画的影子中走出,摆脱杂合,找回自我身份。刍议媒体融合背景下动漫品牌的创建与传播文陈峰提要:媒体融合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巨大影响。本文以媒体融合为切入点,通过阐述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传播新特点及新背景下动漫品牌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分析媒体融合进程对动漫品牌建设的影响,从动漫品牌的创建角度提出强化品牌内涵核心、分众化后的精准定位及品牌的多层次建设的建议;从动漫品牌的传播角度提出产品形态的多样性创新、媒体组合传播策略与加强互动性传播的发展对策,以期优化动漫业的品牌构建、内容传播的路径、提升产业效益。关键词:媒体融合动漫品牌传播详见《当代电影》年第11期第页文章片段“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普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1)随着技术发展,这一概念得到了极大的延伸,从媒体形态的融合拓展到了媒体功能、传播手段等多种要素的融合,媒体融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动漫产业作为一种高度依托内容传播而存在的业态,对媒体融合进程中的新变化极为敏感。媒体环境的新特征必然会带来动漫产品传播形式的变化,进而影响动漫品牌的创建与传播机制。影像多媒体时代的小屏生态系统文熊晓明提要: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早已经演化出了完善的影音娱乐系统,加之与手机的社交沟通天性相融合,使得小屏成为了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且无处不在的影像传播平台。本文探讨在此背景下,小屏传播对创作内容、创作群体和规模所带来的影响与变革,并进一步阐述小屏在从单纯的传播平台到融合创作与传播的立体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其转变的关键因素与构建过程。关键词:小屏智能手机应用APP影像创作详见《当代电影》年第11期第页文章片段小屏的优势首先在于巨大的用户拥有率所形成的覆盖率。手机首先是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存在,而非电视或者iPad一般的娱乐品。当智能手机融合了娱乐属性,价格也在大众的购买力范围内时,其流行便势不可挡。智能手机的浪潮在年发轫以来,在年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年,一种四五寸大的黑色小屏幕开始占据人类绝大多数的注意力。据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数据,去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0.04亿部。另据捷孚凯(GfK中国)的数据,去年中国智能手机零售量达3.5亿部。”(1)众多千元智能机开始取代PC成为大众的注意力中心,屏幕的转换逐渐改变了人们看视频的习惯。其次,手机小屏的核心特质是可以随时装进我们的口袋,跟着我们行走,穿越不同的场景。就像麦克卢汉所说“媒介是人的延伸”,手机就是我们身体机能的延伸,视觉、听觉、触觉上的延伸,同时由于便携的特性,又将我们说话、观看和行走连接起来。受众对于屏幕、在家里看电视,如果有iPad,我们可能会在马桶上和卧室里看;唯有流动的手机,脱离了前面几种媒介固定在某个特定环境的限制,成为我们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选择。于是,随着手机小屏的四处流动,视频变得无处不在,即流动的手机端给了我们最大的选择自由。“微时代”高校跨界联合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以动画短片创作为例文陈建君提要:在“微时代”新媒体的“社交网络”主宰全球信息传播的环境下,学科知识日趋融合,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着新的冲击。本文首先提出动画教育跨界联合教学模式的教改新趋势,以动画短片创作为例进一步阐述跨界联合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并探讨新媒体对动画跨界联合教学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提出通过对新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来实现跨界联合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关键词:微时代新媒体跨界联合详见《当代电影》年第11期第页文章片段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动画艺术教育交流越来越频繁,各种联合教学逐渐趋于常态化。不少动画专业院校都已实施了“校校联合”“产学联合”“校企联合”“国际联合”等教学模式的实践,以联合教学参与者的个性和特色来展现教学新理念,以联合教学的新教学模式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中国传媒大学每年举办的“特色夏季学院”,早在年前就和德国波茨坦大学进行中德国际联合,结合中西方两校的教学精华,为该校师生获益匪浅。据悉该动画学院还将合作院校涉足了加拿大谢里丹等国外学院。联合教学已成为动画教育的发展趋势,跨界联合教学研究在互联网时代势在必行。“联合教学从表象上看是一种‘合与作’的关系,但本质上却隐含着各种差异,存在着跨界思考和多元的思想内涵,也包含着相互学习、沟通和协调。”(1)联合教学汇集多方教学精华,深入研究跨界培养学生多元化、系统化的创新思维,对提高动画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且深远的意义。学科互涉日益增多,学科知识日趋融合,学科交叉的教学变革也促成了跨界联合教学的时代需求。关于“跨界联合”的调研及文献研究显示,中国美术学院已实行“跨界联合教学”制,如课程“1+1+13跨界联合毕业设计”结合不同专业优势培养学生的跨界合作能力。可见,通过跨界联合教学培养具有跨界视野、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是我们动画艺术教育面临的新方向和新挑战。越剧元素动漫角色造型设定研究文裘洪炯提要:过去有关越剧文化、动漫角色设定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独立的状态,甚少有两者的跨学科实践研究。越剧元素动漫角色造型设定研究正是基于这一点思考,探索通过兼容越剧元素进行动漫角色造型的设定,以动漫角色为线索,构想新开发思路,探讨新型动漫衍生品开发思路。关键词:越剧元素造型角色设定详见《当代电影》年第11期第页文章片段对越剧的发展而言,进行动漫角色造型设定并非只是把越剧中的造型元素依葫芦画瓢式地照搬,那样不但无法与时代相对接,无法体现出动漫艺术真正的文化传播基因,越剧角色造型也无法与本体的传播功能相脱离。在越剧文化元素的基础上,需要找出那些特有的艺术风格、造型独特、文化影响力强、众所周知的角色形象,作为动漫角色造型开发、塑造的原型。越剧的时间跨越近百余年,艺术元素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包括头饰、蟒、靠、盔帽等,有深入人心的剧目题材,还有虚实结合的舞台布景及道具。这些包罗万象的越剧文化,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构思源泉及艺术创作的实践理念,同时也可以为我们现行的艺术创作提供新的创新思维。改编自《西游记》的国产动画电影探微文张娟提要:本文通过对改编自《西游记》的国产动画电影进行梳理,从改编概况、改编方法和改编出路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探微文学作品与动画电影互动互惠的关系,同时为《西游记》动画电影走出改编困境、既传承文学经典又发扬民族文化提供借鉴。关键词:改编《西游记》国产动画电影详见《当代电影》年第11期第页文章片段20世纪早期,电影已经和文学作品改编有了关联,如年梅里爱根据凡尔纳和威尔森两部科幻小说改编的《月球旅行记》、年大卫·格里菲斯根据狄克逊小说《三K党人》改编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等电影。在中国,年黎民伟在香港拍摄了根据庄子故事改编的《庄子试妻》,年郑正秋拍摄了根据《玉梨魂》改编的同名影片。商业上取得的成功令电影公司纷纷仿效,短期内出现了众多改编自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影片。年,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将神怪武侠小说改编成电影成为潮流,而“出品的神怪武侠片,多改编于《西游记》”。(2)据《中国电影发展史》所附《影片目录》,—年期间上海各影片公司拍摄的改编于《西游记》的影片达二十多部。尽管这些影片是无声、粗糙、简陋地将故事情节“翻译”成影像,却开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先河。20世纪30年代开始,随着有声电影的逐步发展、叙事功能的日渐凸显和时空关系的自觉突破,出现了包括《悲惨世界》《呼啸山庄》《乱世佳人》等一批影响较大的改编自名著的影片,奥斯卡金像奖不但在剧本环节分设了“改编奖”,也格外垂青改编自名著的作品。“二战”以后,改编成为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源头,法、美、英、苏等国都掀起了改编热潮,该现象也引起了理论界对文学作品是否能进行电影改编、电影改编是否应该忠实于原著这两个问题的探讨。编辑:田艳茹更多精彩内容等您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