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国际编剧节启动大手笔构筑行业良性发展

10月18日,由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北京名赫集团、阿里文学联合倡导并主办的“华语国际编剧节”启动仪式暨战略发布会在京举办。发布会吸引超过位相关领导、学术界代表、编剧、导演、制片人、影视机构以及媒体记者出席。贾磊磊、左衡、范小青等众多资深业内专家、年度爆款影片《我不是药神》编剧班底作为嘉宾出席。作为国内首个以“编剧人”为品牌核心、以文化产业需求为导向、贯通文娱全产业链与文创产业价值链的文化产业综合平台,“华语国际编剧节”刚一“出生”便具有了超一流的国际影响力。

《我不是药神》班底倾力加盟

共同商讨行业发展方向

“华语国际编剧节”特邀《我不是药神》班底倾力加盟,作为一经上映便引爆社交圈的年度爆款影片,该片除赢得口碑与票房外,也集中体现了编剧对一部影片成功的重要性。《我不是药神》编剧、第42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得主韩家女、讲武生等影片主创人员同与会嘉宾共同商讨编剧乃至影视行业发展方向,现场四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编剧是影视产业链、影视行业发展的源头。只有真正回归剧本内容与质量,让编剧回归创作源头与掌握话语权,才能实现影视行业发展、作品与编剧的良性循环。作为国内首个以“编剧人”为核心的大型庆典,“华语国际编剧节”盛典旨在成为全球华语编剧展示优质作品的舞台。

设立编剧嘉奖机制

最大化提升“编剧人”价值

近年来,虽然中国影视剧行业发生了质的飞跃,但国内编剧普遍待遇不高、维权困难的问题频发。行业亟待净化编剧生存环境、提高从业门槛、降低维权成本。于是,今年黄金周期间,“华语国际编剧节”通过一系列活动,以编剧市集挖掘编剧价值、编剧训练营夯实编剧价值、作品展映放大编剧的价值、行业论坛即引领编剧价值为目标,以全新模式打造编剧主题IP邀请赛,让“编剧人”的能力与价值得到最大化提升。

造福行业的动力,来源于主办方为国内编剧创建良好生态的初心。“华语国际编剧节”旨在凝聚“政策、产业、宏愿”三种力量源泉,为“编剧人”支撑起一个能够尽情创作的平台,并以“华语国际编剧节”品牌活动为依托,建立文艺人才发掘与培养体制,孕育平台化行业组织机构,促进成果孵化衍生,打造专属于编剧的平台化权威机构。

据悉,本次盛典将颁布“三大榜单”,并向优秀华语编剧颁发“叙事大师”荣誉称号,以表达对匠心雕琢人心的“编剧人”最崇高的敬意。“华语国际编剧节”现场,阿里文学总编辑周运宣布向“华语国际编剧节”开放原创IP版权库,以为优质作品影视化改编赋能。据悉,在今年6月,阿里文学成立IP影视顾问团,国内11位金牌制片人和导演成为顾问团首批成员。截止目前,阿里文学已有超过百部作品完成衍生或授权。

设立编剧培养机制

提出“我们都是编剧人”理念

区别于以往编剧剧本甄选活动,“华语国际编剧节”更注重对于“编剧人”的培养。据北京名赫集团执行总裁杨丽君女士介绍,“华语国际编剧节”活动由编剧征选、编剧黄金周及编剧盛典三大板块组成。特别邀请由游飞、张强、讲武生、袁媛、金韬、最后的卫道者、徐卫兵等人组成的“华语国际编剧节”顾问团,对“华语国际编剧节”活动期间征集的所有作品进行公平、公正的专业评定及指导。

“华语国际编剧节”开创了“连接、流动、开放”的属于“编剧人”的生态世界,并提出了“我们都是编剧人”的理念。在编剧征选期间,全球所有华语编剧均可通过“华语国际编剧节”官方网站上传作品,征集的作品将交由国内外业界资深编剧、导演、制片人、演员及相关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进行严格评选。名赫熠星公益基金将为本次评选活动提供总额超过百万的编剧扶持基金,并对最终入围评选的前5名编剧提供10万元到30万元不等的编剧扶持基金。

熠星计划将通过新星计划、繁星计划、魁星计划三个子计划从少年剧作家养成、青年编剧扶持以及文学作家培育三个维度帮助年轻编剧有机成长,为华语编剧群体输送大量新鲜血液,输出更多优质影视作品。熠星计划青年推广大使与“华语国际编剧节”将一同为更多有梦想的“编剧人”提供帮助,建立“连接、流动、开放”的文化综合产业平台。每个“编剧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的努力着,熠星计划的扶持,必将让这些“编剧人”都能够在编剧道路上走的更长更远。

据悉,华语国际编剧节已经得到了包括文化部和旅游办公厅,聚合影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艺恩泛娱乐大数据平台、嘉映影业,星美影业、功夫影业、天工影业、天工异彩、中国科普作协科幻电影专业委员会、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新媒体集团,《看电影》杂志、豆瓣电影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shixingye.com/yshyrz/15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