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种精神振奋剂电影动漫真人秀艺术课

Hi,这里有提升你幸福感的一切

PhotobyKumikoSHIMIZUonUnsplash

雅君说

Hi,周一好呀,来推荐最近看的很喜欢的电影、动漫、真人秀节目、视频课以及书,一共9种,希望它们可以在你心上注入一管阳光。

电影

01《逃离比勒陀利亚》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7.6

《逃离比勒陀利亚》,让我基本全程都在提心吊胆。

这是一部越狱片。我看有豆瓣网友里点评说,看这片子比看《越狱2》紧张多了。

电影情节本身并不复杂,无非是反抗种族歧视、被捕入狱、筹划越狱。此片最大的魅力是导演通过视听语言拉着你身临其境,让你好像跟着主角一起越狱。而且当你看到了片中所刻画的反派的残暴冷漠,没有人性,你会更替主角担心,因为你知道,一旦他们落到反派手里,绝对是万劫不复。

这让我看时一度紧张到没法在沙发上坐着看,要站起来在客厅里走来走去。

对了,这片子还是根据南非真实故事改编的。片中男主蒂姆·詹金和同伴是因为反抗南非种族隔离政策而被判刑。

片中有个细节是,男主詹金被白人狱卒痛骂为“白种曼德拉”。这让我意识到,如今受人尊重的“南非国父”曼德拉,在过去的南非也曾是一个骂人的词。

历史上对一个人的评价可能会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间的距离拉得足够远,可能反而可以看得更清晰。

詹金在片中开头说,“得放弃白人的特权生活真正去做些什么”是全片很打动我的一个地方。能意识到能承认自己有特权的已经是少数,有特权还能主动放弃特权,为不公而战斗的人,是少数中的少数。

詹金在琢磨越狱方法时说的那句,“你不必知道每一件事,你只需要知道够用的。你从所知道的部分开始,再倒推去工作。(Youstartwithwhatyouknowandyouworkbackwards.)”也让我印象深刻。

这种从要的结果往后倒推行动步骤,并逐步拆解的方法,其实也适用于应对各种困难。

02《伯纳黛特你去了哪》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7.6

最早想看是因为知道凯特大魔王有参演。开始看没多久发现,咦,这男主是比利·克鲁德普,是《守望者》里的曼哈顿博士哎。男女主都是老戏骨,这卡司很强啊。

我刚开始看时,其实没有很代入。可能和片子里所展示的是精英阶层的生活有关。

这是一个讲昔日天才建筑师如何度过中年危机的片子。整体风格很成人童话。

但我依然愿意给它4颗星是因为,其中讲创作的部分实在深得我心。

女主和建筑界好友聊天时,好友提醒她所说的那段话,非常戳中我心。“像你这样的人,一定要去创造,这就是你降生的意义。如果不去创造,你就会祸害社会。”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去当你想成为的任何人吧》一书中所写的话:

“如果创作是你的天职,那么想要将你的创意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你就必须持续进行创作。

毕竟,拥有创意思维就如养了一只边境牧羊犬一般:这只牧羊犬必须要有事干,否则它就会给你到处捅娄子。所以,给你的“牧羊犬”找点事做,否则它便会自行去寻找,而它自找的差事估计你是不会喜欢的(比如啃沙发,在起居室的地板上挖洞,或是去咬邮差等)。

这个经验是我花了好几年时间才总结出来的,如果我不处于积极创作的状态,那么我的确容易去主动破坏些什么东西(比如我自己的身体、某段感情关系,或是内心的平静)。”

我对此很有同感。当我有内容想写却没写出来时,心就会一直处于悬空状态。直到我写完,我才能感觉到LoveandPeace。

如果你把这片子作为给自己打气,提醒自己积极做事的片子来看,我觉得还不错。我看完在心里对自己大喊,“Getyourassbacktoworkandcreatesomething.”

动漫

《约定的梦幻岛》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9.3

《约定的梦幻岛》,豆瓣评分9.3。是去年的番了。

我偶然刷豆瓣看到推荐,在B站找到,就试着看了看,结果一口气刷完第一季12集。

故事设定是在一个孤儿院里,被称为“妈妈”的抚养员负责细心照顾38个孩子。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们,如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

一次偶然的意外,让其中两个孩子发现,他们生活在谎言之中。

没错,这片子在开头第一集就指出,这些孩子其实是被圈养的食材,所谓孤儿院其实是培养食材的农场。这些孩子像庄稼一样,一旦成熟,就会被收割。最晚收割的日期就是他们年满12岁时。

在这群孩子中,有三位天资卓越的少年。他们开始密谋起了逃离计划。

随后整个计划过程,像推理剧一般展开。

三人中有人天真执着,想救出所有孩子;有人务实冷静,评估实力后认为只救少数人计划才能成功。

我看时,会想到那道辩题“杀一救百是否可取”。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觉得杀一救百可取,那我们就不会竭尽全力去寻找不杀一也能救百的方法。

片中也能看到对如何管理群体的探讨。比如当真相可能引起恐慌时,是公布还是隐瞒?要不要相信群体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出不伤害他人的判断和行为?

当群体中的人能力水平不一,又有危机时,是直接放弃能力欠缺者?还是通过教育赋权,让大家都可以变得更强,从而一起渡过危机?

虽然是一部主角年龄才12岁的少年番,但故事里触及到的社会学议题的深度并不浅。

这部番在第一季里展现的价值观取向是,每个生命都很重要,没有人应该被视为累赘而牺牲掉。

这当然是非常理想主义的,可能有人会觉得太圣母太幼稚。

但我觉得,这是一种很良善的价值引导,这也是我喜欢这部番的一大原因。

在哪里看:我是在B站用大会员看的。

真人秀节目

《隐姓亿万富翁》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9.1

《隐姓亿万富翁》,这是一个真人秀节目。

55岁的GlennStearnes是一位亿万富翁。他在节目中,要挑战的任务是,隐形埋名,不用自己的真实身份和过往财富、人脉,只用美元启动资金,和一辆破卡车,在一个陌生城市里,从头开始奋斗。

他需要在90天时间里打造出一个价值一百万的企业,才算挑战成功。

他想证明,即便一夜返贫,他也可以凭借努力和经验,重回事业正轨,他想让年轻人看到奋斗致富不是神话。

我刚开始看时觉得这可能是个鸡汤片,后来才发现,这应该算鸡血片。有创业干货的同时,又比看教程更直观有趣。

多年有钱人的生活,并没有让Glenn变得不能吃苦。他为了节省费用,在室外温度零下的夜里,睡在卡车里;会去别人家里做清洁工,刷马桶来赚钱。

他在片中从谋生到创业的整个过程,挺有启发意义的。

他首先很清楚,要把自己的时间从求生存层面解放出来,才可以有精力去思考如何谋发展。为此他要先赚到可以支付自己90天基本生活需求的钱。

在具体赚钱方式上,他会先确定需求,找到买家,再按需求提供产品,而不是相反。

在和人交往时,他始终保持精神昂扬,仪表整洁。在最开始住卡车的期间,他会去公用卫生间,清洗干净自己,再去面试。这段让我想起《当幸福来敲门》。

他认为,即便生活不顺,也不能让别人感觉到你很惨,这会让你错过机会。

他也异常乐观,在捡垃圾去卖的过程中,不断遇挫。但他每次都会说,只差一点点。和人谈生意时,即便被拒,他也愿意继续沟通。他说“拒绝只是对话的开始。”

我看到有豆瓣网友说,Glenn在此片拍摄过程中,癌症还复发过。我就去wiki上查了下??,发现还真的是。

Glen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摄制组对他生病部分的内容一笔带过,正是他喜欢的方式,因为他不希望让观众太可怜他。

知道这一层信息,再看片中他的表现,更能感觉到他的坚韧。

在哪里看:B站搜Undercoverbillionaire/富豪谷底求翻身就能看到

视频课

推荐指数:???????

推荐一个叫TheArtAssignment的视频课,在油管和B站都可以搜到。

这是一个艺术科普频道,它会带你用今天的视角,去探索艺术和艺术史。

它会向你科普什么是抽象艺术,也会和你探讨ins这种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对艺术创作、艺术市场的影响。

也会聊,当艺术家人品有问题时,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其作品。人品和作品可以分开看吗?

比如毕加索是个厌女症,高更在大溪地和三位年龄分别是13、14、15岁的姑娘结了婚,还传染了梅毒给这些女孩。

在那一期里,主持人指出,艺术家需要知道,自己做过的坏事一旦曝光,会无可挽回地影响人们对其作品的观感。如果艺术家希望人们更多从作品本身看待其艺术创作,那么ta该做的是,不要作恶。

她也说,“如果我们在意未来的艺术家会创造怎样的作品,我们就应该有意识选择所看所消费所支持的作品”。

在现当代艺术那期里,她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你觉得一个作品非常简单,简单到自己或是自己家孩子都可以创造时,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她指出,那些看上去简单的作品,未必真的简单。相反可能需要高超技巧才能创造出来。

另外,一些无技巧的作品,其珍贵之处可能在于其想法和精准的落地执行。

比如,现代艺术家刚萨雷斯·托雷斯,把两个外形一样的钟并排挂在墙上。这个作品被取名叫“无题”(完美爱人)。

显然,艺术家是用两个钟比喻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让人留意,从什么时候起,这两个钟从一开始的同步变得不再同步,并且,从《完美爱人》这标题中也能知道,即便不同步,这两个独立的钟各自也依然是完美的。

如果你还知道艺术家是在得知自己男友患了AIDS后创造的这幅作品。他的爱人在年去世,他在年去世,你会有更复杂的感受。

艺术家用一个看似简单的装置,传递了丰富的信息和情绪。

所以她建议当我们觉得某个艺术品很简单时,可以试试自己动手做,这可能会让我们打开新的世界,也可以思考为什么艺术家要这么做,是什么驱动了他们去创作,又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感受到那种驱动力?为什么他们有了想法之后执行了还找到了观众?这背后有什么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这些问题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艺术。

在哪里看:B站搜TheArtAssignment可以看到一些UP主的搬运视频

书籍

01《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暂无

我最近在补看米切尔·恩德的书。他是一位德国国宝级童话作家。

他在中国最被人所知的作品是《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的不可思议的故事》。

他的书想象力瑰丽又有哲思。因为想看童话,想到了曾看过的《毛毛》,就想把他写的其他书也找来看一下。

最近看下来,我自己最喜欢的他的作品是《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国内出了绘本。

其质地太温柔了,看完感觉像被温泉拥抱。

故事主角奥菲丽娅做了一辈子剧院的提词员,直到剧院因为被电影、电视这些新的娱乐方式挤压而倒闭。

失业的奥菲丽娅在离开剧场时,遇到了一个没人要的影子。

影子求她收留自己。她和影子的故事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在这个故事里,有弱者之间的相助,有对命运的包容,有柔弱但坚定的善意。

其中关于演出的部分,也让人看到艺术可以如何安抚和照顾心魂。

02《愿望潘趣酒》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8.9

《愿望潘趣酒》是恩德写的一个长童话。

故事里的魔法师和巫婆要在新年到来之前,按照和地狱的约定毁灭世界。

而在他们身边其实有正义阵营派来的两位卧底,一只胖乎乎总想睡觉的猫,加上一只羽毛已经没几根的秃乌鸦。这一猫一鸟能成功阻止坏魔法师和巫婆吗?

我其实错过了最适合看这个故事的年龄。我没法在像小时候那样全然沉溺于书中的世界。但它还是给了我一些乐趣。我尤其喜欢他的结尾里对两位坏人的安排,很好玩。

在书里也能看到恩德想传递的价值观:万物向往自由,奴役无法长久。

他写,

“使从事于黑色魔祛的魔法师生活变得异常吃力和不舒服的事情是,他们必须自始至终,并且是完完全全地把那些处于他们魔力范围之内的所有生物及至最最简单的物体都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中。

从根本上来说,他们不能有片刻时间放松警惕和显示出其弱点,因为他们的全部权力都是建筑在强制的基础之上的。

没有一种生物,没有一个物体会自愿为他们效劳的。因此,他们必须不停地设法用他们的魔法来镇住他们周围的一切,并使他们周围的一切始终处于一种被奴役的地位。只要有一分钟的松懈,这些被奴役的生物和物体便马上就会起来造反。”

03《文学经典怎么读》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8.0

《文学经典怎么读》,是我读过的讲解文学的书里,私心很喜欢的一本。

这本书是作家钱佳楠之前给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的学生上课时的讲义内容的整理。

你可能觉得,既然这是教青少年入门文学的书,那可能内容浅显,没必要读。

但其实这本书在易读好懂的同时,内容详实,对文学的解读有新意,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如果你对文学感兴趣,我很建议你找来看看。

整本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古典文学,作者从唐诗讲到《世说新语》讲到《史记》;

第二部分,讲现代文学,从现代诗讲到张爱玲和莫言的小说。钱佳楠还通过《毛利先生》与《孔乙己》,讲了比较文学的入门内容。

第三部分,讲外国文学,她从古希腊神话,讲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讲到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第四部分则是通过《色,戒》来聊小说和电影这两种不同媒介的审美差异。最后,她还给了推荐书单。

钱佳楠写,“在这本书里,我几乎就是用平时讲课的大白话把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重新的解读…(但)这本书的目的不在于提供“新解”,而在于提供诠释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希望我能把我阅读和诠释时的乐趣分享给你…

(我)希望这本书也可以抛砖引玉,让你可以具备多种看待文本的视角——我个人会觉得,aflexiblemind是让人生充满无限可能的重要基础…”

我摘录一点书中的内容:

(讲文言文阅读):尽管去读,读不了文言文就对照白话文,读通后再尝试回到文言文,降低进入古文的门槛,这样才能入门。

(讲张爱玲的比喻):“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张爱玲的比喻是“’逆向营造‘,把抽象的事物或’离叙事主体较远、较虚的风景(乃至想象)‘比作眼前的具体实物,喻体伴随着延展的动作,如…袍子上’爬满了虱子‘,从而’发展成充满暗示的丰富意象‘。”

(讲孔乙己):“我”已从那个天真单纯的“样子太傻”的小孩变成了一个和咸亨酒店里哄笑的众人无异的冷漠的庸人……在《孔乙己》里,这个从未意识到自己沦为庸众的“我”始终受到隐含作者的批判,作为读者的我们天然地追随第一人称叙事者“我”的视角,所以其实我们也在接受鲁迅批判和审视的目光。

04《东方故事集》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8.8

想看《东方故事集》是因为在《文学经典怎么读》的附录部分的书单里看到了钱佳楠对此书的推荐。

我看书常是顺藤摸瓜。对一本书感兴趣,就试着把这个作者写的其他书也找来看看;如果作者或书里有推荐其他书,那也找来翻翻。看得下去,就看;看不下去,就换。世界上书那么多,只要多看多找,总会遇到自己感兴趣的。

《东方故事集》是法国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的作品。她在书里收录了9个她心目中有东方感觉的故事。

我最着迷的是书中第一个故事《王佛保命之道》,我看的是罗芃翻译的版本。

翻译的文字很美。开头就是“老画家王佛和徒弟琳两人在汉朝的国土上沿着大路漫游。

王佛晚上要仰望星辰,白天要观察蜻蜓,一路上时常停留,所以师徒两人慢慢地向前走去。“

在故事里,琳最开始是害怕闪电害怕虫子的。但和画家王佛的相遇改变了他。

“王佛俯着身子,指引琳欣赏那一道道青灰色的闪电。赞叹不已的琳从此就不再怕暴风雨了……在走廊上,王佛着迷似地看一只蚂蚁沿着墙壁的裂缝游移不定地向前爬行,琳对小虫子的厌恶也因之而完全消失了。”

王佛教会了琳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万物,发现万物之美。

王佛和琳被抓到皇宫后,皇帝说要毁掉王佛的眼和手。但在此之前,皇帝还需要王佛完成一幅山水画。

而在王佛画出海浪、小舟后,海水涌入了宫殿。他和徒弟琳,踏上了小舟,进入了他刚画出来的青玉一般的海上,永远失踪了。

这个结局,有诗意有神性。强权可以杀死艺术家毁灭艺术,但无法控制艺术家的精神世界。

在绘画所象征的精神世界里,艺术家可以凭借画笔,获得自由。这是谁也无法夺走的属于艺术家的自我解救之法。

好啦,今天的推荐就到这里啦,也欢迎你在留言区和我分享你很喜欢的产品,精神or物质都可以。

最后送上诗人海桑的诗集《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里的一小段摘抄:

”如果有时候,我会沉溺于欢乐

请原谅,我不是故意的

你想想看,当春天来了

漫山遍野都开满五颜六色的花儿

我又能怎么办呢

还有干净的石头,清澈的水

阳光也是刚刚流出来的

你一碰就响”

-END-

editedby阿妮酱猜你喜欢营养补剂、茉莉护理油、泡泡浴芭、习惯养成APP、9.4分纪录片和剧以及好书

读者分享第期文艺电台、性科普片、写作/编剧课、神仙UP主、9分动画、甜故事|25种快乐宝藏宅家无聊?送你8种精神食粮补充能量!商务合作请联系邮箱

yakicreator

foxmai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shixingye.com/yshyjy/133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