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留学生决定回国做电影

刘天力没想到,在28岁这年,自己的信息会被爸妈打印出来,挂到人民公园的相亲角。

在上海读完本科后,因为喜欢电影,他去美国萨凡纳艺术学院读了导演系的研究生。毕业回国后,刘天力想做导演、拍电影,而这件事比应付相亲还要难。

刘天力在导演课期末作业的片场

每年都有大批像刘天力这样的年轻人决定回国做电影。他们留学多年、接受了专业的电影教育,但国内的电影市场对他们来说,有时候是陌生而遥远的:错过了中国电影市场增速最快的几年,对行业的了解也相对匮乏,他们的人脉和资源更是少之又少。

行业门槛也始终存在,年轻人进入的渠道并不算通畅,带着作品参加电影节、走创投,去影视公司上班,又或者是花大把时间精力“认识人”、靠前辈提携,不管哪种选择,都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所以很多从业者调侃自己“四十岁了仍然青年电影人”。

毒眸与包括导演、制片、摄影和美术在内的5位海归电影人聊了聊,试图去讨论在疫情之下,电影市场遭受巨大的冲击,行业的变革正在酝酿之中,这种情况下,带着电影梦回国的年轻人,应该如何走进中国电影市场、与之共同摸索出成长的方向和路径。

“留学生应该有钱吧,拍短片还要众筹?”

王钰媛是五个回国的青年电影人里,目前唯一有“正式工作”的。

通过校招,她进了光线传媒的项目部,制片人是她想一直从事的职业。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吉米·艾欧文与安德鲁·杨艺术、技术与商业创新学院,她学的是艺术科技与商业创新专业,要学设计、动画和计算机编程、数据库等等,“听起来好像和电影没什么关系”。

一开始只是给拍短片的同学、朋友帮帮忙,或者在剧组订餐、买水、搬搬东西,“甚至连生活制片都不算,就是一个场务。”王钰媛说。但在学校上了一节制片课后,大致了解了好莱坞工业体系下制片的流程,她发现“制片竟然是一个这么体系化、模式化、有技术含量的事”。

王钰媛拍摄的现场

赵依铭本科在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读了电影电视制作,当时要学习所有与电影电视相关的各个工种的课程,但决定做美术,是在大三那年的暑假。在Netflix《马可波罗》的剧组实习,赵依铭第一次接触到工业化的制作流程和行业里真正做设计的人。

“他们对于细节的控制是我之前没遇到过的,让我觉得电影制作、幕后的工作太有魅力了。”赵依铭决定选择美术、服装方向,去美国电影学院读了美术设计的研究生,“这是我喜欢的东西,想精进一下自己。”

何逊本科阶段的学习几乎和电影毫不相干,在纽约州立大学的物理和信息技术专业毕业后,他去了一家制片公司,给公司做网页。工作的过程里了解了一个片场的配置,在导演、摄影、美术等不同的工种里,他发现自己一直对摄影很有兴趣。

何逊

“以前听到一些歌曲或者故事,脑子里就会形成画面,想把它拍下来,视觉化。”何逊说当时的老板认为他审美很差,他为此看了很多电影,在“补课”的过程里,他看了一些经典的影片,为影像的魅力着迷,辞了工作,去美国电影学院学习摄影。

张蒲中天在国内读本科时,第一次进剧组,学的第一件事是搭脚手架、搭高台,也帮大家订房间、订饭、搬东西收杂物,“说是接触制片专业,其实也是小场务。”他觉得一直做执行有瓶颈,要想深入了解电影创作的各个环节,成为一个合格的制片人,还需要在文学、艺术层面丰富一下自己,就去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读研,学的却是艺术评论-苏联电影理论研究方向。

即使是理论研究的专业,也会被派去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或者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实训,做一些制片或者策划的工作。他发现制片人是实干出来的,得多在片场,多实践,光有理论知识一点用都没有。

张蒲中天在片场

“可是我又不能留在俄罗斯做电影。”张蒲中天说。

关于是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刘天力和他在美国的同学“吵了”好几年,他属于坚定地看好国内电影市场的那一派。回国后他去了一家儿童摄影公司,做抖音短视频,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到了那里好像完全不适用了,干了一个多月后辞了职。

相比之下,已经是职场人的王钰媛,虽然参与公司的项目还没有正式启动、拍摄,但工作仍然让她处在一种充满期望的状态里。她想起学生时代拍片,一个关于同性题材的短片,众筹到了5万块钱。因为很多人对于留学生回来拍片、筹钱这件事的态度都是:既然你有钱出国上学,为什么还省着几万块钱来众筹?

“所以能筹到钱还是挺震惊的,没有想到那么多人支持我们这些年轻人。”王钰媛说。

片场,还是职场

当年与刘天力“辩论”、坚持要在国外做电影的同学,他们认为“国外有电影工会,一些权益会得到保障。但是很多人留在国外大多是做后期、剪辑和声音等,刘天力觉得导演这种创作型的工作,离开中国的土壤,创作的东西会非常表面。

“像李安导演那样厉害的人太少了,对很多人来说,离开自己文化的根基、没有文化归属感,很难做出好的东西。”刘天力说。而回国后,他和朋友在甘南拍了一部叫《风行草偃》的短片,目前正在后期阶段,完成后打算投一些国内的电影节。

刘天力在甘南草原导演《风行草偃》

青年影展、创投和各种青年导演扶持计划,是现在的年轻人能看到的最公开、公平的机会。除此之外,新人想要进入长片的拍摄始终有比较高的门槛。

有多位资深从业者对毒眸表示,年轻人没有长片的拍摄经验,即使有比较优秀的短片、MV作品,他们也“不敢用”;成熟导演身边往往都有固定的合作班底,而新人进入剧组,大多是从助理开始:“之前也用过海归,对于在现场拍拍空镜、换换镜头这些琐碎的事情,很多人觉得浪费了他们的专业,难以接受。”

不止于此,社交、人脉和资源,是很多年轻人进入电影行业、获得机会的重要渠道。何逊没有使用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shixingye.com/yshyqj/158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